• 简体版 | 繁體版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  
  • 首页
  • 快讯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滚动
  • 入驻价值号
  • 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App

  • 登录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导航
  • 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DeFi优选
碳链价值APP
专注服务于金融科技和区块链
立即打开

元宇宙抢人大战:风吹得太猛 年薪开到百万了

全天候科技全天候科技  •  2021-11-16
元宇宙还没来,抢人大战已经开始了。

尽管大家并不知道元宇宙能否到来、何时才能到来,但只要有风吹草动,即便像是盲人摸到大象的一角,也足够引发爆炸效果。最重要的是,元宇宙还没来,抢人大战已经开始了。

最近没有换工作计划的特效师李飞,随手打开招聘软件时被吓了一跳。

不到半个月,有近十个技术美术(Technical Artist)类的岗位找到他,包括动画师、三维角色绑定师、特效设计师等,“很多是偏三维的技术需求,而且都是能做虚拟偶像的公司”,他告诉我们,这是他之前换工作从没经历过的情况。他猜测,这和当下元宇宙概念的火爆有关,不论是游戏还是虚拟人,很多相关赛道都需要技术美术人才。

2021年,“元宇宙”这三个字曝光的次数已经数不过来了。

最近,连续创业的罗永浩发微博表示,“我们的下一个创业项目,竟然也是一家所谓的’元宇宙公司’”;在这之前,虚拟人“柳叶熙”大火,相关账号上线4天涨粉300多万;再早一点,要押注元宇宙赛道的国外社交巨头Facebook改名,直接叫Meta,即单词Metaverse(元宇宙)的前缀。

尽管大家并不知道元宇宙能否到来、何时才能到来,但只要有风吹草动,即便像是盲人摸到大象的一角,也足够引发爆炸效果。

一位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分析师告诉我们,元宇宙概念的兴起,给市场带来了新启发,“比如国内手游注重社交已经很久,元宇宙概念下的虚拟形象和强互动,就是一个好的探索方向”。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元宇宙概念使得大家开始思考,虚拟、3D方面的内容还能应用到哪些领域,“甚至包含了人们在工作、社交里的应用”。

眼下,相关行业的确在发生着相应变化。

我们选取了元宇宙大火后,被讨论最多的游戏、VR/AR、虚拟人、社交四个赛道,分别与行业资深从业者聊了聊。尽管赛道不同,但受元宇宙启发,它们的发展思路有着共通之处。比如,在方向上,一些能够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的平台型公司更受关注;在产品应用上,会比以往更注重线上场景,思考更多与VR端接入的机会;在用人方面,更需要能实现优质视觉效果的美术类、技术类人才。

最重要的是,元宇宙还没来,抢人大战已经开始了。

哪些人才正在被抢?

最近频繁收到工作邀请的李飞有些“受宠若惊”。他表示,其实有的岗位,以他的技术根本做不了,但对方还是想和他聊聊,工资最高的开到了月薪4万,是他目前薪资的两倍。

不仅仅是他有这样的经历,一位网友提到,他知道的在线教育平台套上了VR公司的壳子,正在从游戏行业挖美术人才,“开出的价格是年薪60万”。他感叹,“元宇宙就是牛”。

我们查询BOSS直聘等招聘软件发现,这类岗位既得懂技术,也得懂美术,能与程序员沟通协作解决美术方面的技术难题,薪资从月薪2万至年薪百万不等。

北京黄油猫文化CEO老木向我们提起了招人的痛苦。他们公司主做虚拟人业务,目前行业打造一个虚拟人,主要依靠动捕技术,即用摄影机捕捉真实演员的动作,再将动作还原、渲染到相应的虚拟形象上,为了让动作更逼真,需要动画师来修,但这个岗位他招了两三个月都没招到合适的人。他说,虚拟人公司挖人的痛点是,开出的工资要比动画公司给的薪资更高,现在,他已经打算提高薪资挖人。

从业近十年的游戏行业猎头Kavin感受更深,随着游戏行业发展,美术类尤其是技术美术人才这两年很紧缺,比如2D美术师(优先考虑视觉效果,在技术环节里想方设法实现视觉效果)现在已经供不应求。几年前,他接触的一位业内人士年薪不到20万,“目前已经年薪百万了”。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美术类人才,不同赛道的技术类人才,也在持续被需要,但不同赛道需要的技术人才不同。比如,AR企业亮风台COO唐荣兴介绍,目前行业整体加大了对AR眼镜光学显示、人机交互、视觉算法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

在元宇宙概念里,与技术类人才相比,美术类人才更像是“通才”。为什么这么说?

不止一位行业人士告诉我们,在“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前,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就已经确定并展开,不会因为概念的兴起发生大变革,但行业变化确实有,最明显的是虚拟场景和虚拟角色在变丰富,而这需要美术类人才去实现。

带火元宇宙概念的游戏公司Roblox,给元宇宙下的定义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不论是实现虚拟身份,还是提升沉浸感,都对美术有要求。

易观互动互娱分析师马阿鑫表示,据他观察,游戏角色里的个人形象,在向捏脸(泛指对虚拟角色样貌进行DIY的数据操作)、融合真实的外貌特征等方向尝试。

“这是以前就存在,但可操作性比较弱的功能”,马阿鑫表示,今年,这一需求明显上涨。比如网易游戏《天谕》靠捏脸火了,迷你创想的《迷你世界》在尝试结合真人的表情和皮肤状态生成游戏形象。由Epic Games公司旗下开发的工具MetaHuman Creator,可以创建和定制逼真的人类角色,引发追捧。

对于虚拟角色和场景的需求,也体现在社交赛道。社交平台Soul的一名员工提到,结合元宇宙概念,他们特地丰富了捏脸以及线上场景的有关玩法,对动画方面的人才有了新需求。

关注社交赛道的春泥资本投资人周文静告诉我们,她关注的产品,也在更加注重线上场景的丰富性。她以最近关注的一款社交APP Costudy为例,用户打开APP,选一间教室、一个位置坐下学习,可以和教室里的人交流,“它里面的场景,和真实的生活是映射的关系”,她提到,用户一天24小时的生活,都可以在这类社交产品里找到映射,需要场景实现。

虚拟人赛道的变化就更直接了。柳叶熙火了之后,让虚拟主播的关注度暴涨。魔珐科技联合创始人谭宏冰表示,“整个虚拟人创作的过程,涉及的环节很多,美术方面的画师、模型师、绑定师等都很重要。”以往这类人才集中在游戏、动画公司,他判断,未来将会流向到更多与元宇宙有关的行业。

老木则感慨,其实当下懂美术的从业者不少,但行业需要的是能实现更精美视觉的高级人才。他说,在甲方的要求下,为了尽快完成项目,他降低标准招来了人,不合适又裁掉了,“最基础的动画师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了”。

同样的,对于能提升视觉效果人才的需要,也出现在VR/AR赛道。

唐荣兴表示,当下催生了对“光学工程师”更高的需求,“以前需求也有,只是稍微冷门一点,做戴在人头上的产品,会比拿在手上产品的视觉要求更高。怎么体验更好,对工艺要求很高,这正在反过来推动人才的培养。”

都在忙什么?

根据我们与这四个赛道从业者的交流,除了对于人才的需求之外,他们所做的事情还具备一些共同点,可以概括为“降门槛”和“做融合”。

“降门槛”指的是打造降低创作者使用门槛的UGC平台。

以游戏为例。Roblox是一家游戏UGC(用户生产内容)创作平台,类似于游戏版的“B站”,在这里,玩家可以相对轻松、低门槛的开发出自己的游戏,也可以玩别人开发的游戏,并使用虚拟货币“Robux”消费。

被字节跳动投资1个亿的代码乾坤,打造的产品《重启世界》就是游戏UGC创作平台;一位相关人士告诉我们,受元宇宙概念拉动接连涨停的昆仑万维,其旗下子公司也在探索类似于Roblox的产品。

虚拟人行业也是如此。魔珐科技打造了超写实虚拟KOL“翎Ling”,谭宏冰介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打造虚拟世界的基础设施,比如三维虚拟内容智能云平台、虚拟直播和线下互动产品、AI虚拟人能力平台等。和游戏行业不同,虚拟人技术还在发展,有好技术才能使得虚拟内容有承载空间,他们首先希望解决内容创作的质量、生产效率和产能问题。

他们最近就推出了一款面向UGC的轻量级直播工具,希望降低虚拟直播的门槛。

同样的思路也体现在VR/AR等技术类公司,根据美股研究社报道,2021年有多起VR/AR公司融资,其中,平台型公司正逐渐崛起,行业在形成完整思维,寄希望于依托平台,诞生更多的业态。

明星公司英伟达也在致力于帮助企业降低AI开发部署门槛,其CEO黄仁勋就透露,英伟达开发者数量接近300万,运算平台CUDA过去15年下载量达3000万次,一年下载量达到700万。

为什么降低创作者门槛这么重要?

谭宏冰以短视频的兴起过程为例做出解释。如果创作一个视频,还和从前一样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做,“就不会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了”。在他看来,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得打基石,需要大量的人做基础工作,才能使得从业者越来越多,这其中降低创作、制作、入行的门槛,尤其重要,“否则这些赛道都是看起来悬而又悬、力气很大的事情,难推动发展。”

以虚拟人为例,如果元宇宙能实现,需要大量的虚拟内容、场景、表演,这比做一款动画片、游戏耗费的精力更庞大,他表示,“这方面的人才有限,怎么办?这就需要虚拟内容的工业化创作,我们希望能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等基础构建差不多了,创意型公司的机会就来了”。

也就是说,只有技术足够简单、智能,才能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建立起生态。

与此同时,从业者们还在关注与其他赛道,尤其是与VR融合的机会。

最直接的表现是大厂的动作,比如,字节跳动花费约90亿元收购VR厂商“PICO”,另据报道,字节或计划研发名为“Pixsoul”元宇宙社交APP。一位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也提到,字节在进行社交+VR+游戏融合的布局。

“我们认为元宇宙确实是以XR(VR/AR/MR三者的集合)设备为终端”,正在打造元宇宙产品的某游戏公司老板王涛告诉我们,Roblox没有VR业务,而VR公司没有编辑器,“我们有编辑器,正在和VR公司深度交流,看看是否有融合空间”。

谭宏冰也提到,在虚拟世界赛道,因为VR是一个直观的呈现载体,能把虚拟入口、体验、交互连接起来,公司一开始就在关注VR。当下,元宇宙概念普及,加快了市场教育,公司会更密切关注VR动向。

唐荣兴能明显感觉到今年各行业人士对VR的关注。他所在的公司亮风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增强现实(AR)的科技公司,今年9月刚完成C+轮融资。他提到,最近刚去见的一个大客户,比以前接触的客户态度明显更积极,还有同行特地跟他说,“感觉又回到了2016年的VR热,要珍惜机会”。

不过,VR设备还在完善普及阶段,如何加入VR,目前还处于早期中的探讨。唐荣兴表示,在元宇宙概念没有出来之前,行业对未来都有类似的愿景,所以VR赛道的业务变化不大,但现在会在面向消费级市场的产品上,做更多储备。

除此之外,基于元宇宙对于社交的需要,有社交资源的公司,在思考着怎么和游戏、技术绑定;做游戏的,则琢磨的是怎么和社交牵线。例如,2021年6月,Soul获得了游戏公司米哈游近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风口来了,但该踩的坑也得踩

一些从业者忙起来了,但也隐约感到有些不安。

专做虚拟人开发的老木,仅这一周,已经接到了十来家公司的虚拟人合作需求,有互联网大厂,也有MCN公司。

这是他之前不敢想的,比如两家和他接触的头部MCN,之前他主动找上门过,对方态度很冷淡,“觉得我做的是小孩子玩的东西”,但就是这一个月,对方的态度突然变了,问的问题简单直接,“多长时间、多少钱能做出来?”

他觉得这是好事,但也有些担忧,热潮来了,拔苗助长也来了。

“这股风吹得太猛,提前内卷了”,老木表示。他以虚拟人赛道为例,目前行业还在追求更好的技术呈现阶段,但目前行业发展特别快,正常要经历一年的事,现在三四个月就已经随着需求的增长提前到来,“国内很多虚拟偶像公司,其实现在还不具备做高质量3D虚拟人的能力,技术普及需要一定时间”。

现在,行业发展太快,很多岗位人才还来不及培养,有点赶鸭子上架。

不止一位行业人士提到,元宇宙制造了短暂的狂欢,的确会使他们的愿景更清晰,也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力。但事实上,不论是虚拟人还是VR,很多被视为元宇宙基础建设的技术,都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还有一段技术上的路要走。

以运用最成熟、离钱最近的游戏赛道为例,Roblox这款游戏,首先要让用户有创作游戏的热情,其次,用户创作的游戏要能吸引玩家来玩并付费。王涛就曾告诉我们,游戏创作平台社区面临冷启动的难题。“游戏创作具备一定门槛,大家拿抖音就能拍视频,但是游戏,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来”,他表示。

“我们其实在2016年就开始瞄准这个方向了”,王涛透露,他们团队对引擎的整体架构打过分,就只有Roblox的引擎是符合目前的沉浸感、开放度、低门槛的最高输出引擎,其他的“只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编辑器是极其难开发的”,他表示。

至于怎么走向变现,路就更远了。

老木就提到,做虚拟偶像走虚拟主播的路子,距离钱是最近的,但是真正去做就会发现,目前虚拟主播跟真人主播很难抗衡,在变现方式上也有局限性,“如果做直播带货,品类是有限的,没法试吃,也不能展示衣服。”

并且还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带来了一些新方向和跨行业合作的启发,但这样的启发,是否真正是当下用户所需要的,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

王涛表示,“其实大家还是有点一厢情愿的做融合”,在他看来,真正的融合,一定要做到在用户端,能流畅的带来突破性的体验价值。他以捏脸游戏为例,“对于C端用户来说,眼下很多平台很难捏出你想要的样子,还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去捏,再给你用。这跟大家想要的开放度,是完全匹配不上的。”

“最终所有东西都需要回归商业本质,是否对消费者创造了价值,如果有了营收,才能投入到研发”,唐荣兴表示,如果一个行业一直投入但没有营收,也是有问题的。

老木坦言,风口归风口,市场气氛归市场气氛,跟盈利与否是两码事。

也就是说,这些被元宇宙带热的赛道,该趟过的技术门槛还要趟,该花费的成长时间还得花。这股风还会将互联网行业带到哪里,子弹还在飞。“等潮水退了,就知道谁在裸泳了。”王涛说。

作者 | 李秋涵

展开全文
打开碳链价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碳链价值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0 0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

苹果计划推出支持BTC的股票交易应用 价值号

苹果计划推出支持BTC的股票交易应用

区块链骑士 2023-09-21 价值号
苹果
消息人士称用户界面和基础设施已经准备就绪。
由ERC-20标准制定者联创的LUKSO入驻虚幻引擎,打破区块链游戏壁垒 价值号

由ERC-20标准制定者联创的LUKSO入驻虚幻引擎,打破区块链游戏壁垒

区块链骑士 2023-09-20 价值号
LUKSO
这种集成意味着用户将可以直接与游戏中的NFT进行交互。
花旗银行为机构客户推出「全年无休」的数字通证平台 价值号

花旗银行为机构客户推出「全年无休」的数字通证平台

区块链骑士 2023-09-19 价值号
花旗银行Crypto
该服务具有多项新功能和特性。

碳链快讯更多 ›

2023-09-21

新加坡银行加强对持有「投资相关」护照的中国客户的检查

2023-09-21

Tether 购买价值 4.2 亿美元的 Nvidia 芯片并计划出租给 AI 初创公司

2023-09-21

MakerDAO 再次增加 1.91 亿美元 RWA 资产,RWA 总资产超 29 亿美元

2023-09-21

黄立成以 1100 万枚 APE 购买 Yuga 资产并发行代币 DAM提案获投票通过

2023-09-21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批准禁止发行 CBDC 的法案

2023-09-21

PayPal 旗下 Venmo 钱包将上线 PYUSD

2023-09-20

新加坡最大洗钱案涉案金额扩大至 24 亿新元,价值近 0.4 亿新元的加密货币被扣押

2023-09-20

香港证监会:JPEX从未就可能作出的牌照申请与我们接洽

2023-09-20

梁瀚璟:基于 RWA、STO 进行融资可能会是 Web3 杀手级产品

2023-09-20

香港投委会:区块链不记名交易很难追回

2023-09-20

斯坦福大学承诺退还 FTX 债务人 550 万美元捐款

2023-09-20

菲律宾 SEC 与美 SEC 合作打击加密货币欺诈

2023-09-20

香港警方披露 JPEX 运作模式和推广手法,公布五大涉嫌诈骗元素

2023-09-20

CoinEx 攻击事件已造成超 7000 万美元损失,将全额赔偿受损用户

2023-09-20

灰度向 SEC 提交新的以太坊期货 ETF

2023-09-20

a16z crypto 开放加密创业学校 2024 年春季申请,将向每家参与公司投资 50 万美元以换取 7% 的股权

2023-09-19

Chainalysis :印度在全球加密货币交易量中排名第二

2023-09-19

香港警方:考虑将涉 JPEX 案逾 6000 万港元财产充公,会在必要时刻将涉案离港艺人引渡回港

2023-09-19

上海:加快布局区块链等事关未来的关键基础设施

2023-09-19

区块链技术公司 Jiritsu 完成 1020 万美元融资,并推出资产代币化平台 Tomei RWA

2023-09-19

肯尼亚官员:美国当局阻止肯尼亚拘留 Worldcoin 的几位高管

2023-09-19

区块链医疗数据交换平台 Briya 完成 1150 万美元 A 轮融资,Team8 领投

2023-09-19

时尚领域元宇宙数据分析商 Geeiq 完成 820 万美元 A 轮融资,YFM Equity Partners 领投

2023-09-19

Circle:USDC 已上线 Polkadot 主网

2023-09-19

香港特首:JPEX事件反映出监管的重要性

2023-09-19

邱达根阐述「三箭三圆」:香港政府正考虑推动土地代币化、加快推出零售数码港元等

2023-09-18

蚂蚁集团计划退出对A&T Capital的投资

2023-09-18

香港警方拘捕 JPEX 推广网红林作,或因涉嫌 JPEX 案件

2023-09-18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将批准两项法案,干涉数字美元的发行

2023-09-15

香港金管局:虚拟资产机构使用「银行」陈述或涉嫌犯罪

2023-09-15

日本政府允许初创企业用虚拟货币筹集资金

2023-09-15

香港加密交易所Meex与ZA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09-15

MakerDAO 再次增加1亿美元 RWA 资产,RWA 总资产达 27.13 亿美元

2023-09-15

港媒:香港警方正调查 JPEX 是否涉及刑事成分

2023-09-15

迪拜与香港将加强金融合作,涵盖金融科技和虚拟资产等领域

2023-09-15

香港议员回应Vitalik:香港政策和法律不会朝令夕改

2023-09-15

加密市场8月份资金流出达550亿美元,重大事件造成的影响正在上升

2023-09-14

Vitalik Buterin:寻求在香港发展的项目方应考虑当地的政策持续性

2023-09-14

彭博社:如果获批,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可能发展成1000亿美元的市场

2023-09-14

彭博社:新加坡金管局对三箭资本创始人Su Zhu和Kyle Davies实施9年禁令

2023-09-14

法庭已批准FTX的数十亿美元加密货币清算计划

2023-09-13

美 SEC 指控 Stoner Cats 创作者以 NFT 形式未经注册发行加密资产证券

2023-09-13

香港证监会警告:JPEX是不受规管的虚拟交易平台

2023-09-12

纳斯达克和 Hashdex 申请以太坊现货 ETF

2023-09-12

美 SEC 主席:正审查对灰度的裁决和比特币 ETF 申请

2023-09-12

MetaMask Snap 首批包括 34 个应用

2023-09-12

嘉楠科技发布 A14 系列浸没式液冷及风冷机型

2023-09-12

太极资本推出香港首个房地产STO

2023-09-12

PayPal 推出加密货币兑换美元服务

2023-09-11

G20领导人推进加密资产跨境框架快速实施,拟从2027年起自动交换各国间加密交易信息

推荐文章

  • 深度研究:如何设计代币经济学框架?

    2022-05-31

  • 万事达卡CEO:SWIFT系统将在五年内被央行数字货币取代

    2022-05-31

  • 达沃斯Crypto手记:加密幽灵,在欧洲游荡

    2022-05-30

  • 以太坊合并:如何影响显卡和区块链行业?

    2022-05-29

  • V神:「灵魂绑定」币将成为你们的区块链护照

    2022-05-28

价值号更多 ›

吉时通信
吉时通信
文章: 133
  • 以太坊合并:如何影响显卡和区块链行业?
  • 以太坊合并的底层观察:区块结构和MEV
  • 宏观视角解析LUNA和UST崩盘:稳定币的路在何方?
链集市ChainMarket
链集市ChainMarket
文章: 177
  • 区块链产业周刊丨全球区块链商业委员会与全球数字金融合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区块链司法应用相关意见;蚂蚁链区块链应用专利获国家授权
  • 区块链将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气候问题?
  • 区块链产业周刊丨国家级数据云平台“人民云”正式上线;徐工机械成立包含区块链技术的国重实验室;欧盟推进数字欧元发展阶段
Unitimes
Unitimes
文章: 380
  • 深度研究:如何设计代币经济学框架?
  • 创作者经济:正统性危机之下的变革之路
  • 哈佛商业评论:Web3的机遇和挑战
换一批

热门标签

新基建 比特币 以太坊 矿业 DeFi 共识对话 区块链+ 研报 美联储 央行数字货币 无限QE 加密衍生品 AI 云计算 大数据 5G 政策 交易所 稳定币 电子支付 Libra 算力产业 联盟链 公链 区块链 加密货币 Nervos Cosmos EOS STO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App内打开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Moshou

碳链价值是集资讯、行情、数据于一身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精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创新者和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0 碳链价值 京ICP备18046423号
下载碳链App

下载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打赏文章作者

支付宝打赏二维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打赏

# 热门搜索 #

CBDC 比特币 DeFi 以太坊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