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版 | 繁體版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  
  • 首页
  • 快讯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深度
  • 入驻价值号
  • 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App

  • 登录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导航
  • 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DeFi优选
碳链价值APP
专注服务于金融科技和区块链
立即打开

真、假货币的战争: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货币?

私产先生私产先生  •  2022-01-04
当作交换媒介而普遍使用的商品,就叫做货币。

真、假货币的战争——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货币?

❦文:禅⼼云起

编辑:瑞秋的春天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政要纷纷提出央行管理的“数字货币”概念,强调货币所谓的“国家属性”。这是否只是噱头,还是真具可行性。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关于货币的一些基础知识。

当代最受混淆的经济学概念,莫过于货币。胡乱使用“货币”这个概念的桂冠,又当属凯恩斯经济学派。这个学派创造出各种关于货币的离奇术语——比如什么外部货币、内部货币、高能货币、低能货币,不一而足。而各国中央银行的职位,也大多被这些凯恩斯主义者所把持盘踞。

米塞斯指出:当作交换媒介而普遍使用的商品,就叫做货币。在这个概念中,虽然“普遍使用”是个含糊用语,但由于描述货币的那些有效原则,对每种交换媒介也都适用,因此对人的行动学而言仍不失精确。

一、货币是如何起源的?

根据门格尔的起源-因果论,货币体系的形成,极类似于自然语言体系的形成:人们为了克服沟通交流的障碍,选择那些较受欢迎的修辞表达——包括音节、词汇、语句和语法规则,最终形成一个地区普遍接受的语言,其中并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干预和强制。

货币也是如此。在物物交换条件下,双方达成一次自愿交易,受到“需求巧合”的条件局限。由于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人们事先无法确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怎样的交易对象,才能刚好用自己的财货,直接换取对方的财货。

为克服不确定性,一些有创业家才能的人,发现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自身:用自己的某件财货,不是去寻找另一位刚好需要这件财货,同时又拥有自己所需要财货的人,而是先去换取一样先前较受欢迎、更为适销的财货(因此人们手中多少有些这样的财货),然后再利用这样财货,去换取他真正所需要的东西。

一开始可能这么做的,只有少数人,但后来这个成功的经验,得到某个区域几乎每个人的效仿。那么这样较适销的财货,就会脱颖为某个区域通行的交换媒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历史当中,在世界各地先后被当成货币的财货名单,可以开出一长串:牲口、贝壳、布匹……

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那些充当货币的财货而言,人们除了因为其原先的工业、生活用途而需要它,还因为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而需要它,从而使它得到额外的价值。例如,一度充当北美弗吉尼亚货币的烟草,除了让人享受快感被赋予的价值以外,还被特别地赋予履行交换媒介功用的价值。

一开始,可能有多种区域性货币流通,随着经贸往来的扩大,人们会发现,有少数特别适销的财货,具有质地均匀、容易切割、不易变质、方便携带的特质,自然去选择这样的财货充当货币。货币在竞争下种类变得更少,直至发展出包含若干货币的多本位制或复本位制——历史上最常见的当数金银复本位。

然而,多本位或复本位有其缺陷——各货币间的汇率不断波动,从而给商人计算成本-利润造成很大不便。这个过程,即便没有国家干预,这些商人也会因为经济计算的简便,逐渐倾向于选择其中一种,作为交易和计账的本位币。而在历史上,最常胜出的就是黄金或白银(也可能是少数几种贵金属如金、银构成的双本位制)。在这一过程,货币被特别地赋予了履行便利经济计算功用的价值。

一般经济教科书里,人云亦云的某些认识,比如货币功能包含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或贮藏手段,其实都是错的。人们并不会因为这些功能需要货币:

货币不是什么价值尺度。正如霍普、卡拉汉等经济学家指出,人们对货币本身的评价在不断变化,用货币丈量价值的说法,就好比用一根不断伸缩的温度计来测量气温。况且尺子除了定位需要或损坏以外,理论上只需一把就够。

说货币是流通手段也不准确。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流通中”的货币,因为在任何一个时刻,所有的货币,都只可能存在于某个人或某个机构持有的现金余额当中。

当然贮藏手段也并非货币所独有的功能,所有能够长期保存、不变质的财货,都具有这个功能。

二、货币地位是一劳永逸的吗?

从米塞斯著名的“回溯原理”,我们可以得知,一种货币的购买力,都可以从时间上往回推,一直推到其作为非货币-财货的交换价值。前述货币起源的过程,也是逻辑-因果关系的必然,并且反复在历史当中呈现,甚至在那些极其特殊的环境底下,比如我们知道:

  • 二战后各战败国原有货币成为一堆废纸,香烟因此一度充当德国的货币。

  • 目前美国的监狱体系,禁止使用钱币,犯人暗地里通用的货币是方便面。

于是问题来了:数字货币能够独立起源吗?

过去的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不可能。但自从比特币诞生后,奥派经济学家率先对此做出反思,从中得出的新认识,有力地促进货币理论更趋完善和精密:

货币不一定源于有形的非货币-财货,但必然源于(霍普意义上)具有“稀缺性”的非货币-财货。所谓“稀缺性”,意指在同一件这类财货的利用上,一个人做出一样选择必然排除其他选择,也无法实现两个或更多人在同一时间占用它。无论财货是有形还是无形,只要包含“稀缺性”,就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成为交换媒介乃至货币的潜质。

以上会进一步得出一些有趣的推论,比如说:

  1. 货币绝不可能源于“纸币”这种可以无限复制或“空气”这种近乎无限的东西。

  2. 货币可以源于“比特币”这种具有稀缺性的无形财货。虽然比特币看似只是一串字符组合,但由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原理的运用,保障每一串组合都是唯一的,别人没法通过复制,从一枚比特币制造出多枚可同时使用的“复制币”。

  3. 多种货币或一种货币可能会被另一种货币所取代。比如历史上有些地方曾采用金银复本位或单一银本位,但后来又被性能更优的单一本位——金本位取代。货币种类的简化趋势,只要不受人为干预,一般很难改变。

由此推出:在一个自生自发的自由市场上,黄金被另一种性能更优、比如像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所取代,这当然可能。

虽然断言在自由市场上,未来哪种货币能最后胜出,并非人的行动学-经济学的任务,而要看那个时代人们的选择。但也不妨让我们越俎代庖地预测一下:

虽然在有形财货中,黄金分割性难以挑剔,但并非完美无缺。比如黄金准确分割不易,且不能无限向下分割,顶多分割到原子的纳米级。假想纯自由市场的无限“通缩”条件——“通货紧缩”是个被扭曲的用语,现在常被用来描述随着市场上非货币财货的供应越来越丰富,货币比如黄金会越来越“值钱”的自然现象,黄金本身没有“紧缩”或减少——最终为便利交易,黄金需要但却无法分割到比“纳米级”(10-9m)还要低的单位。虽然这要等到遥远未来,但也并非不可想象。并且实际上,即便不要那么小,太过微小的黄金在储藏、携带方面都是不便的。

而比特币这样的电子币则无此限制(虽然现在设定为1比特币可以分割成1亿份,但只要比特币社区一致同意,完全可以通过修改参数,继续往下一等级的数量单位分割),其均质性、分割性都堪称完美。此外,黄金在储藏、运输或转移的便捷性上远不如比特币。

比特币并不单纯是一串字符,后面更有庞大计算能力的“矿机”集群的支撑,而且随着区块链技术更多潜能的发掘,这个产业发展前景近乎无限美好,保证了今后整体算力只会进一步扩大而非萎缩。更何况,比特币的软件版本是可以升级换代的,加密算法理论上也可以不断实现升级。

所以在未来,在一个纯自由市场当中,比特币的确是有可能取代实体黄金的数字“黄金”(或无形“黄金”)。

但黄金这样的贵金属也不是毫无机会。正如前述,因为自然升值导致黄金不便使用的过程太过漫长,而黄金也同样可以对区块链分布记账的防假技术加以利用,减少各家金库的市场监管成本,并实现黄金的电子便捷支付。

三、信用(虚假)货币是如何出现的?

在贵金属本位制下,由于在携带、转移、分割诸方面有所不便,人们发明了货币仓库及仓单,用加盖印鉴或加上密押的书面凭证,作为储藏货币的名义权属证明,以代替真实的货币本身来流通。货币的名义权属证明和货币本身,是否代表着两份货币?显然不是。仍然只有一份货币。凯恩斯主义者诸如外部内部货币、高能低能货币的说法,因此纯粹是在混淆视听。

随着货币仓库及仓单的出现,在历史上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

货币仓储人(受托人)克尽职守,或建立有效的外部审计制度,确保仓单所载明的委托人货币资产完好无损、一分不少地保存在库内。

货币仓储人(受托人)监守自盗、甚至坐收坐支,挪用委托人的部分货币资产,当委托人要求取出自己的货币时,用别人的货币资产,对委托人进行支付。

在第2种情况下,货币仓单未被完全覆盖,却仍被当成货币替代物,在市场上用于交易。同时,这张仓单代表的储备货币被受托人挪用到其他地方,比如用于另一桩交易。神奇的魔术产生了——一块钱同时用在了两次交易当中,无中生有地变成了二块钱,从而可以购买到两倍于原来的商品(这时实际购买力还未发生贬损),或者说,利用这种方法“偷窃”到了多出来的那部分商品。

这当然不是什么魔术,而只是一出骗局:市场上头一桩交易的对手,误信这张仓单对应着仓库当中的货币;而第二桩交易的对手,误信收到货币的所有权属于受托人。当这张仓单转了一圈,回到仓储人手中要求兑现时,如果仓库的亏空没有及时填补上,骗局就败露了。

或者,甲乙双方约定,甲方100元白银归仓储人乙使用,乙开出100元白银仓单(但仓库里没有这100两白银)供甲使用,同时甲收到乙支付的 “好处费”一笔。再或者,仓储人乙直接凭空开出100元白银仓单。市场上其他人基于对于乙身为保管人的信赖,接受了这样的仓单,把它当成100元真实白银进行交易。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诈骗的性质,难道会因此有所改变吗?

以上情况,就是各国银行业目前的通行做法,在历史上,这种欺骗做法曾被频繁的挤兑所不断揭露。今天,这样的骗局之所以能够维持,那完全是因为20世纪以来,各国银行业在国家支持下,陆续获得了免于向顾客兑换真实货币的特权。我们把这种没有实际准备、却能代替先前货币用于交易的仓单,称为信用货币或虚假货币。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人人都被允许制造虚假货币,那么大家都不愿去从事生产,而是把全幅精力放在制造假币上,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占别人的便宜,那么经济很快就会崩溃。所以,制造假币,只可能保留为少数人的特权——虽然照样会损害经济,但经济就不会一下子垮掉(具体的损害分析参见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

四、真、假货币的对抗

在人类当中,既有通过和平合作——原始占有、生产和自愿交换——获得正当利益的倾向,也有通过剥削压迫——抢劫、挪用和诈骗——不劳而获的倾向。我们称系统鼓励前者的制度为自由市场制度,系统鼓励后者的制度为特权制度。

在自由市场制度中,长期来看,虚假货币难以存身,根本不需要像某些无耻凯恩斯主义者所宣扬的那样——需要借助国家才能保证货币的真实性。比如为了鉴别金、银币的真伪,市场中的人们自然发展出包括听音辨声、测量比重、切割检查、化学分析等各种鉴别手段,对于假币只要简单拒收。如果收到代替货币流通的货币仓单,人们但凡有一点不放心,大可前去提取,或在合同中约定,聘请外部市场审计机构,定期、不定期清点库存。而比特币所应用的区块链分布式公开记账技术,使多个参与者手中都有一套一致的账本,更使造假成为一件极其困难之事。

虚假货币之所以存在,往往是国家纵容的结果。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根本不是什么规律,只是国家赋予的特权制度下的一项特例。只要一国政府用法令强制规定,等货币单位的劣币等同良币进行交易和清偿债务,任何人不得拒绝,那么,人们自然会把良币回收,想方设法用劣币交易——买家用劣币支付,欠债人用劣币还款(债权人也只愿借出劣币)。如果廉价的假币(或劣币)与真币——被迫——等值,那么对于假币(或劣币)的需求就几乎是无限的。

长久以来,为了建立起货币特权制度,发挥其税收替代(窃取财货)的功能,各国采取了垄断铸币、铸币减重、允许部分准备特权、暂停兑付等非常手段,直至彻底割断货币仓单与真实货币的联系——其中美国经过两个标识性步骤:

  1. 1933年4月5日,罗斯福下发行政命令没收私人黄金;

  2.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停止向其他国家兑换黄金。这时,市场上就只剩下以纸钞及银行存款为代表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也就在历史上的某个时点,继承了原先真实货币的购买力。

联邦政府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市场货币制度的特权货币制度,当然不是为了行善,而是为了更方便向人民敛财,比如暗地中印制纸钞,或采用“量化宽松”的方式制造账面上的信用货币,用来替代当即引起人民痛苦的课税。但如此一来,信用货币的购买力很快呈现节节下降的趋势(普通大众拥有越来越多的“假币”,而市场上的可用财货由于被特权者先行购走,相对愈来愈少)。

如果不控制信用货币的滥发膨胀,显而易见的结果是,货币方便间接交换和经济计算的好处,会因为信用货币的迅速贬值以及经济崩溃而抵消,最终,人们为避免重回近乎原始的物物交换,下决心放弃该国政府把持的信用货币,转而采用其他国家膨胀程度较轻的信用货币,或发现和采用新的真实货币。

即便是统治机构控制法定“假币”发行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居于各种原因,不断尝试回到真实货币。但由于冒着违反税收义务和监管规定的风险,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困难重重。作为真实货币的比特币,也不过是因为近年各国对新兴互联网技术不好抗拒、睁眼闭眼,而侥幸得到一些承认。在各国政要当中,反比特币呼声依然高昂,最常见的指责,是比特币无法被反洗钱部门追踪,便利了各种所谓“灰色”地下经济。

为了维护特权制度、维持特殊利益,反对真实货币,各国官员及央行政要未雨绸缪地担忧起比特币这样数字货币的威胁,开始设想一种由国家控制(或国家委托央行管理)的数字货币。目前常见的主要方案有:

完全取消现金,全部由金融机构电子账面意义上的数字来取代。虽然这意味着电子设备遍及城乡的巨大投入,但从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来看,这并非不可能。然而,正如前述的货币起源过程,地下经济自然会找到适于其交易的传统或新型货币。取消现金的简单数字化,也并不能对比特币构成攻击,显然是徒劳的。

统治机构自己造出一种类似的电子货币来排挤比特币。显然也很难做到,因为根据米塞斯的回溯原理,统治机构除了继承已经存在和广泛使用的真实货币,要自己凭空发明一种货币,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最后,统治机构尝试控制比特币。理论上有可能——只要一国统治机构控制具有51%算力的矿池(具体参见比特币51%攻击的相关理论)——虽然现在比特币矿池分散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但只要不计代价(而私人要通过成本-效益考虑,一般不会去样的事情,而国家可以把代价转移给纳税人),也未必不可能通过建设、收购甚至没收,获得51%的算力。比特币一旦被这种方式控制,就无法避免多重支付,沦为一种新的虚假货币。当然,这时人们可能就会就会转而支持另外一种数字货币。

就像《魔戒》当中的巨龙史矛革一样,政客借助控制货币从而攫取财富的野心和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真、假货币之间的战争,几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真实货币要最后获胜,唯有促使社会大众深刻认识到:容许虚假货币的存在,既是不道德的,还会带来繁荣-萧条周期的经济损害后果,最终危及到每一个人的自由和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而真实货币——无论是金、银,还是其他难以造假的数字货币——才是最符合每一个人普遍利益的货币。

展开全文
打开碳链价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碳链价值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0 0
数字货币比特币信用货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

比特币13年,从「黑化」到「洗白」|披萨节特稿 价值号

比特币13年,从「黑化」到「洗白」|披萨节特稿

天府财经 2022-05-22 价值号
比特币披萨节
是时候摘下有色眼镜了
LUNA和UST历史性崩盘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价值号

LUNA和UST历史性崩盘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达瓴智库 2022-05-21 价值号
比特币稳定币加密货币
UST崩溃的余波可能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并可能加强对稳定币领域的监管。
比特币与纳斯达克指数相关性创历史新高 价值号

比特币与纳斯达克指数相关性创历史新高

达瓴智库 2022-05-17 价值号
比特币稳定币加密货币
通胀预期增加时,比特币的表现往往优于科技股,增加了BTC作为通胀对冲工具角色的可信度。

碳链快讯更多 ›

2022-05-23

Tether:我们与Terra完全不同,且拥有足够的储备维持USDT稳定

2022-05-23

FTX将收购券商交易初创公司,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

2022-05-23

NBA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发布个人NFT系列

2022-05-23

CoinDesk将在Polygon上发行新的DESK代币

2022-05-23

链游The Unfettered完成250万美元融资,Animoca Brands参投

2022-05-23

美联储调查:去年有12%的美国成年人使用加密货币

2022-05-23

电商巨头eBay首次发行NFT

2022-05-23

瑞银CEO:将于明天在新加坡推出数字财富产品Circle One

2022-05-23

市场消息:游戏驿站推出加密货币和NFT钱包

2022-05-23

三井住友信托将与Bitbank成立合资企业,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2022-05-23

GameFi平台GEMS获得GEM Group 5000万美元投资承诺

2022-05-23

美国首例加密货币刑事制裁案:向制裁国家发送1000万美元比特币

2022-05-23

法国巴黎银行加入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网络Onyx进行固定收益交易

2022-05-23

厦门“元宇宙产业人才基地”揭牌

2022-05-23

恒生指数宣布推出恒生中国元宇宙指数

2022-05-23

CV VC将推出非洲区块链投资基金,拟筹资1000万-5000万美元

2022-05-23

奢侈品牌巴黎世家将在美国提供加密货币支付方式

2022-05-23

吉宏股份参与设立元宇宙股权投资基金,深交所要求其说明是否蹭元宇宙热点概念

2022-05-23

华谊兄弟与华胜天成达成战略合作,发力元宇宙内容赛道

2022-05-23

广州天河成立元宇宙联合投资基金,总规模逾200亿元

2022-05-23

知情人士:BSN计划8月份在海外推出开源国际版本“BSN Spartan Network”

2022-05-23

元宇宙App BUD完成3680万美元B轮融资,红杉资本印度领投

2022-05-23

MetaMask正在招聘产品营销经理

2022-05-23

中办、国办: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

2022-05-23

a16z最新报告:Web3用户数到2031年将达10亿,区块链就像过去十年的移动电话

2022-05-22

马斯克:法币与加密货币的竞争中,我支持加密货币

2022-05-22

Ava Labs CEO:Avalanche在UST崩盘中损失了6000万美元

2022-05-22

3位密码学科学家获得理论计算机最高荣誉“2022年哥德尔奖”

2022-05-22

华尔街日报:加密资产投资或存在内幕交易问题

2022-05-21

V神:针对DeFi的批评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2022-05-21

国内首家主打IP原创数藏平台「Gistoria集幻」即将上线

2022-05-21

华策影视:公司数字藏品已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2-05-21

阿里大文娱旗下数字藏品平台“鱿物”上线

2022-05-21

V神:我已不再是亿万富翁了

2022-05-21

5月份ENS收入超过8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2022-05-21

亚马逊副总裁:更关注开发影响现实世界的技术,而不是所谓的元宇宙

2022-05-21

欧洲央行行长:加密货币“一文不值”,应该受到监管

2022-05-21

Pantera Capital合伙人发文介绍创业者的熊市生存之道

2022-05-21

银泰百货推出多款数字藏品

2022-05-21

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买入7500万美元COIN股票

2022-05-21

OpenSea推出Web3市场协议Seaport Protocol

2022-05-20

DeFi 流动性管理协议 iZUMi Finance 完成 3000 万美元融资

2022-05-20

G7:加密资产应与传统金融资产遵循相同标准

2022-05-20

OpenSea交易额突破300亿美元

2022-05-20

数字支付公司Xendit完成3亿美元D轮融资,Coatue等领投

2022-05-20

比尔·盖茨:没有投资任何加密资产

2022-05-20

贵州茅台数字藏品活动已暂停

2022-05-20

前美国驻华大使:全球合作对于促进Web3.0的发展非常重要

2022-05-20

Gopax运营商Streami完成约2368万美元B轮融资

2022-05-20

塞浦路斯已起草加密资产监管法案

推荐文章

  • 极易被忽视的DID,是通往Web3的护照

    2021-12-30

  • 2021元宇宙年度报告:能否扛起「互联网大旗」再造10万亿市场?

    2021-12-30

  • NFT和元宇宙将如何重塑奢侈品牌和时尚产业?

    2021-12-30

  • 2021科技行业三大「神话」:元宇宙、NFT、Web 3

    2021-12-29

  • 加密开始「吞噬」世界:Jump Capital 对 2022 年加密市场的10大预测

    2021-12-29

价值号更多 ›

吉时通信
吉时通信
文章: 119
  • 国盛区块链:虚拟人在元宇宙时代能否迎来爆发
  • 元宇宙的运行之「DAO」:在元宇宙中如何获得回报?
  • 以太坊Layer2:元宇宙创新之基石、区块链应用之钥匙
链集市ChainMarket
链集市ChainMarket
文章: 144
  •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人类对人工智能的信任
  • 世界银行:区块链将如何提升海地果农地位?
  • 区块链产业周刊|我国自主研发数字货币钱包已通过相关测试;科技部公示10个国家级区块链重点项目
加密谷Live
加密谷Live
文章: 585
  • 公链Fantom:从数据视角解读Fantom为何会暴涨?
  • Layer 2时代:照亮Play to Earn游戏的前路
  • 解析 DeFi 领域的助力器:去中心化身份 DID
换一批

热门标签

新基建 比特币 以太坊 矿业 DeFi 共识对话 区块链+ 研报 美联储 央行数字货币 无限QE 加密衍生品 AI 云计算 大数据 5G 政策 交易所 稳定币 电子支付 Libra 算力产业 联盟链 公链 区块链 加密货币 Nervos Cosmos EOS STO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App内打开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Moshou

碳链价值是集资讯、行情、数据于一身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精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创新者和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0 碳链价值 京ICP备18046423号
下载碳链App

下载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打赏文章作者

支付宝打赏二维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打赏

# 热门搜索 #

CBDC 比特币 DeFi 以太坊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