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Magdalena Kala
原文标题《The NBA’s Web3 Innovation Dilemma》
编译,黑土,碳链价值
如果被问到篮球界的「最高殿堂」,相信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词就是:NBA。
坦率地说,过去的75年时间里,NBA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到大量关注,除了为球迷奉献无数精彩纷呈的比赛之外,积极拥抱创新也是NBA走在时代前沿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于其它美国体育联盟,NBA从来不固步自封,尤其是在亚当·肖华接过大卫·斯特恩的指挥棒后,NBA开始了大刀阔斧地创新并积极拥抱加密技术。
早在2019年,NBA便与加密公司Dapper Labs达成合作伙伴关系,隔年便推出了首个官方NFT系列——NBA TopShot。在NFT热潮中,NBA TopShot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快速席卷了主流消费者的关注,但当市场趋于冷静,尤其是随着 BAYC 和 CryptoPunks 等新晋 NFT 收藏品系列的涌现,NBA TopShot 的发展脚步似乎大幅放缓,如今更是被反超——数据不会说谎:
据 DAppRader 数据显示,本文撰写时「无聊猿」BAYC的市值已经达到24.3亿美元,交易额为14.1亿美元;而CryptoPunks的市值则为17.6亿美元,交易额为26.7亿美元。相比之下,NBA Topshot的交易额仍在不到9亿美元徘徊,基本上掉出了由BAYC、CryptoPunks、Axie Infinity、Art Blocks这「四大天王」所组成的 NFT 第一梯队。
可以说,如何推进与加密市场和 Web 3 之间的关系,或许已经成为 NBA TopShot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由30多人组成的NBA TopShot 团队来说,现在可能要做出一个选择:究竟是要赚更多钱获取最大利润,还是要拥抱基于去中心化、社区治理的Web 3创新精神。而对于NBA这个庞大的体育联盟而言,完全接纳 Web 3似乎并不容易,因为这关乎着 NBA 长期以来经营的文化,一旦拥抱了Web 3那么相关的NBA文化是否还能得到延续?另一方面,假如未能朝着Web 3 的方向发展,那么最终粉丝将无法拥有对球队的所有权,而这也许会影响到NBA的长期文化发展以及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当 NBA 遇见 Web 3
作为一个拥有 30 支球队的联盟,NBA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向它的两个目标靠近:实现收入最大化;以及不断吸引来自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地域的球迷的参与。可以说,NBA TopShot 完美契合了这一战略,带来了一种理想的双赢模式:既为联盟带来了新型的创收形式,又吸引到了球迷们的参与。
然而,当谈到 Web 3 时,其创新精神与NBA目前的模式完全是背道而驰的:NBA对其品牌、产品和商业模式有着严格的把控,并牢牢掌握着对球队的控制权,而不是Web 3 主张的将控制权交给这项活动真正的参与者——球员和球迷。
在2021年11月,为了竞拍美国宪法副本,加密货币行业成立了一个DAO组织ConstitutionDAO。在拍卖前几个小时,ConstitutionDAO筹集了超过4900万美元的以太坊捐款,尽管最终ConstitutionDAO未能竞得《美国宪法》副本,但它成功地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那就是通过集体购买力获得对昂贵东西的所有权。受此启发,球迷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一支属于他们自己的球队了。DAO现已蓄势待发,不过NBA准备好了吗?
多年以来,NBA 一直未曾许可私募基金入股球队。然而到了 2021 年初,NBA 更改了有关私募基金入股球队的详细规定:私募基金和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一支球队中最高可拥有 20%的股权;任何一支球队给投资基金的总股份最多为 30%。随着新规定的发布,NBA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当然这也是出于联盟利益考虑的,这样当特许经营权估值不断上升时,小股东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流动性。
坦率地说,对于NBA来说,接受来自 DAO 的投资可能听起来十分荒谬。的确DAO 目前仍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但其实这与之前接收私募基金的投资又有什么不同呢?联盟应该通过新的股权结构(如 DAO)来给予球迷一定比例的自治权。
挖掘球迷的真正需求
NBA 能否在未来继续获得成功,完全取决于球迷们的支持,假如缺少了球迷的观看和消费,那么NBA什么都不是。所以NBA想要获得长期发展就必须要以球迷为中心,了解球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Web 3 的口号是「去中心化所有权」,然而这是球迷们真正关心的东西吗?
实际上,球迷并不是渴望「所有权」本身这样东西,而是想通过所有权来完成一些事情以及获得某种体验。通常来说,一个人之所以想获得对于某种资产(包括一支球队)的所有权,基本上出于以下四种基本动机:
喜爱/自豪感:想获得内在的满足感(“我爱这个团队,所以想拥有它的一部分。”)
心态:发出信号(“我想成为团队负责人。”)
控制权:治理和决策(“我想对团队的发展方向表达自己的意见。”)
经济回报:获得经济回报(“我想从团队价值的升值中受益。”)
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只有满足了球迷们的这些动机,他们才有意愿去购买球队的所有权。
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20 个主要的体育组织通过粉丝代币与加密货币公司Socios公司进行了合作。Socios允许球迷从一些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体育俱乐部手中购买品牌粉丝代币,这些粉丝代币允许用户通过投票来影响团队决策,满足了粉丝对于所有权和决策权的幻想。然而,事实上粉丝对于这种模式的接受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理由很简单:尽管粉丝代币代表了一种创新,但未能兑现发行人的承诺。
DAO:不会让 NBA 后悔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粉丝代币相当于是球队所有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理应能够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既能为团队创造额外的代币销售收入,又能让球迷在团队决策方面拥有发言权。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可以说迄今为止推出的大多数球迷代币计划都相当令人失望,因为实际上球队非常害怕球迷们会做出一些具有决定意义的决策,因此只会将「谁是本月最佳球员?」这种无关痛痒的主题拿出来供球迷进行投票,而这种民意调查其实通过Instagram就可以完成。
由此看来,这样的粉丝代币根本无法满足球迷购买球队所有权的四种动机:
喜爱/自豪感:粉丝代币没有带给球迷们真正意义上的自豪感。到目前为止,这些代币更像是一种垄断资金,孤傲地将其它参与者拒之门外。
心态:粉丝代币在公开市场上很容易就能买到(只要球队愿意,他们想要发行多少代币就能发行多少)。没有人会自豪地说“我拥有亚马逊的股票”,因为这根本就不稀缺,就像现在的粉丝代币一样。
控制权:由于球队并不愿意将重大事件的决定权交给球迷,因此粉丝代币并没有兑现让球迷主导球队决策的承诺。
经济回报:粉丝代币的价值已经完全偏离了特许权价值,成为了一种完全由短期需求和加密货币热度驱动的波动性资产,这种资产更适合短期投机者而不适合期望能长期持有的投资者。
总而言之,目前发行的这类粉丝代币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创新,它更像是一种对于 Web 3 的美好幻想,而没有真正改变球迷与球队/联盟之间的关系。
然而,代表少数股权的 DAO 却可以做到更好地兑现粉丝代币对于球迷的承诺,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球队的长期目标(四个核心所有权动机中的每一个都能满足)。从自豪感到心态、到控制权、再到经济回报,DAO 能向球迷提供的东西远远多于粉丝代币。
事实上,球队完全可以将DAO看作是一个目标高度一致的超级球迷小分队,并将一部分的治理权赋予DAO。因为球迷们并不是真的想要去治理一个球队,而是想通过拥有一定的治理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的行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使自己的投资得到保障。
其实,只有 DAO才能给到球队真正想要的意见。不仅如此,允许 DAO 持有少数股权,并与球队进行合作,还能为双方创造一个低风险的学习机会。相信只要赋予 DAO 一定的治理权(与其它少数股权持有者比相差不多就行),那么最终达到的效果一定会比发行粉丝代币要好。
最后,致亲爱的亚当·肖华的一封信——
尊敬的肖华:
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和国家冰球联盟(NHL)等美国其它一些主要职业体育联盟相比,NBA 可谓是最具全球影响力以及有着年轻球迷基础的一流联盟,地位无人能及。尤其是在亚当·肖华的指挥棒下,NBA不惧拥抱新技术、举措大胆,就算不急于创新也足以维持当今的地位。
尽管Web 3 仍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紧跟新技术的步伐总是没错的,NBA也不应该掉队。
不过在这之前,首先得对球迷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一些核心数据来了解当前 NBA 和 WNBA 的球迷组成情况:
人群数据(年龄分布及消费意愿)
爱好类型(更关注整体球队还是个人球员)
喜爱程度(普通粉丝还是死忠粉)
只有对球迷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深耕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才能制定出以球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多年以来,WNBA 一直被视为是NBA不成熟的「产品」,之前每年还需要NBA提供财政补贴。然而正是这种不成熟才能让WNBA有放手一搏的勇气,也让 WNBA 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因此我们建议,NBA 可以先将 WNBA 作为 Web 3 创新的实验品,看看是否有机会能让这个NBA姐妹联盟大放异彩。
“试一下吧,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NBA作为最具加密精神的体育联盟而备受关注。可以说NBA向来不缺资源和品牌影响力,但由于担心触犯到利益相关者的既得利益,它无法做出快速决策,也不敢轻易尝试改变。趁此机会,体育联盟中的新贵们开始跃跃欲试,试图通过新技术吸引一波粉丝的加入。像 Fan Controlled Football 这样的新型联盟由于没有长期既得利益方面的顾虑,他们可以从头开始设计自己的激励机制、控制资金流动。又诸如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 (MLS) 以及美国女子篮球协会 (WNBA) 这类盈利能力较弱的联盟,他们的球迷数量虽少却很忠诚,因此也非常适合 Web 3 这种商业模式。「试一下反正也没什么损失」的这类体育联盟反而拥有更大的潜力。
其实,这与创业生态圈非常相似,那些缺乏资源却拥有高度灵活性的初创公司反而有进行颠覆性变革的勇气。一旦哪个体育联盟能够成功利用 Web 3 产品,将球迷发展成有着共同激励目标的利益相关者,那么这种做法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它尚未做出改变的联盟。我们不得不承认,新生代球迷更加愿意拥抱新技术,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玩法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要想让NBA这样的知名品牌做出改变肯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就像2019年NBA联盟办公室首次向球队老板提出让私募基金入股球队的想法,直到两年后才得以实施——而这,也是为什么应该现在就要开始考虑球迷所有权问题的原因。
不可否认,在创新者的道路上一定充满了荆棘,为了换取未来的成长甚至还可能需要在当下做出一些牺牲。然而,纵观 Web 3的整个宏伟计划,允许粉丝拥有少数股权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一种牺牲,它可以重新定义甚至是提升联盟与球迷之间的关系。试问美国哪一个大型体育联盟能率先跨出这一步,我们希望是 NBA!
原文链接:https://www.coindesk.com/layer2/2022/03/09/the-nbas-web-3-innovation-dil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