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版 | 繁體版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  
  • 首页
  • 快讯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深度
  • 入驻价值号
  • 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App

  • 登录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导航
  • 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DeFi优选
碳链价值APP
专注服务于金融科技和区块链
立即打开

Play to Earn 还是 Play to Ponzi?

区块律动区块律动  •  2022-06-23
让我们放下对经济模型的痴迷,重新开始对游戏性的探索吧。

编者按:「随着持续两年的大牛市在近期以异常惨烈的方式落下帷幕,许多在本轮周期中被创造与热捧的概念与项目也开始逐渐冷却。那么,这些曾经的明星产品真的一无是处吗?他们成功亦或是失败的经历,又将给这个行业留下哪些宝贵的经验?

近期,本人计划用 3 到 4 篇文章的篇幅,来回顾并重点反思本轮周期中几个重点赛道或商业模式。」

自 Axie Infinity 的 Play to earn 以及由其衍生的 X to earn 模式诞生以来,其普惠大众的理想与外界对其庞氏骗局的质疑便如影随形。在刚刚过去的这轮牛市中,我们也目睹了一个个采用 X to earn 模式链游项目的快速爆发与消亡。

那么,X to earn 模式是否真的如这些项目的代币价格那样不可持续?X to earn 究竟是 Web3 领域的伟大创新,还是又一个不可持续的庞氏骗局?如果 X to earn 模式在本轮周期中被最终证伪,那么区块链游戏的未来又在哪里?

本篇文章我们希望从更底层的逻辑出发,详细审视区块链游戏发展的功过成败。

如何简单分辨庞氏项目?

在我们开始正式讨论 Play to earn 模式之前,其实有必要再来重新回顾下庞氏的基本定义。

根据目前行业内所形成的最广泛共识,分辨一个项目是否为庞氏,关键在于判断其有没有为外部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也就是是否产生了「正向的外部性」。如果一个系统没有创造正向外部性,那么一切价值其实只是在系统内部进行零和博弈与重新分配,并必将在一段时间后走向崩盘。

但是在 Web3 领域中,由于许多项目往往还结合了货币、共识机制、经济模型等等其他复杂概念,这就导致对庞氏骗局的识别变得更为困难。

那么,普通用户有没有比较简单的办法可以快速识别庞氏项目吗?

1. 观察系统有无外部收入

对于庞氏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手段,便是观察其是否能够产生外部收入。

由于在正常的经济系统中,绝大多数能够产生正向外部性的经济组织,都不会向社会免费提供产品和服务。就像你为公司工作一定要获得报酬,商家向你销售商品一定要获得收入一样,一个健全的市场总能为这些正外部性进行合理定价,并促进交易的发生。

所以,识别是否具有外部收入,就成了识别一个经济体是否具有正外部性最简单的方式。

那么对于一个链游来说,判断其是否为庞氏,其实也并不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链游内部的复杂博弈机制。而是只需要将链游视为一个整体,观察其能否从外部获取收入就可以了。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想要回答的是某个链游是否具有外部性,那么观察的对象也一定只能是这个链游整体,而不能是链游系统内某个局部的内部组件。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许多链游取得的所谓「收入」,其实都来源于链游内部 NFT 交易市场的手续费收益。但由于这类内部市场所服务的全部是游戏玩家,属于典型的内部收益,因此也并没有为整个链游产生外部价值。

这就像虽然博彩行业是典型的零和博弈,但博彩公司依然可以赚钱一样。他们取得的收入完全来自博彩行业的内部,因此这些收入并不能证明整个博彩行业为社会产生了价值。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链游团队如 StepN 其实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甚至通过设立「首席收入官」的岗位,希望通过品牌联名、广告等方式获取真正的外部收入。这些显然都是方向非常正确的尝试,也是值得鼓励的行为。

2. 判断参与者支出资金的属性:投资 or 消费

除了观察系统整体有无外部收入以外,链游的参与者还可以通过判断自己资金支出的属性,来分辨一个系统的庞氏程度。

如果一个链游的参与者大都抱着消费的心态将资金投入系统,那么这些支出便构成了链游系统的主要收入。这也从侧面证明链游提供了某种外部性(好玩),以促使人们消费并为这种外部性买单。

但如果一个链游的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抱着投机的心态来参与游戏,并且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利而不是娱乐,且极为重视回本周期等指标,那么这个系统便更接近一个庞氏骗局。

毕竟,投资属性的资金,其最终的目标都是获利离场。因此在系统没有足够多真实收入来填补他们收益缺口的时候,系统就必然会走向借新还旧的庞氏模型。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消费型用户进入系统?

答案当然是创造真正的价值,提高链游产品的游戏性,而不是去刻意引导用户心态。由于链游的底层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因此整个游戏也必然是个开放经济体。因此一个设计良好的链游,必须能够接受并容纳各种类型的用户参与其中。一个游戏不能假设,自然也更不能要求用户一定以某种心态使用自己的产品,也更没必要故意排挤某种类型的用户。

就像比特币从来没有预先假定人性的善良,而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博弈机制以保护系统不受恶意参与者的攻击。如果一个链游的经济系统出现投机氛围过重,消费需求过低的现象,那么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游戏本身的设计问题,而不是直接将责任推给用户,这完全是因果倒置的行为。

庞氏合理论站得住脚吗?

庞氏经济体本身不能为社会产生价值,因此庞氏在过去也常常与骗局划上等号。但比特币的诞生与其价格的暴涨,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许多人的固有认知。随之而来的,便是庞氏合理论以及 web3 庞氏特例论在行业内的大肆流行。

那么,加密行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真的与传统经济有本质不同吗?庞氏结构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真的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价值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庞氏合理论的几个常用论据进行重新分析。

为什么养老金不是庞氏?

养老金几乎是每个现代社会必备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但又由于养老金同时具有明显的借新还旧的外部特征,因此使得许多人将其识别为庞氏结构,并反复引用,以论证庞氏结构在某些情况下的合理性。

那么,借新还旧的养老金难道真的也是一个庞氏骗局吗?

当然不是。因为养老金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投资增值,而是在社会层面平抑个体生命周期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因此,养老金的本质属性是保险,而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是为了提高未来的确定性,而有意设计的消费型金融产品。

就像我们购买航空意外险不是为了回本增值一样,养老保险参与者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投资获利,而是希望在没有子女供养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正常的退休生活开支。

与其他保险产品的逻辑一样,养老保险也是将风险从出险者向未出险者转移,同时资金流则从未出险者(年轻的后来者)流向出险者(退休的先来者)。

我们不能因为出险的正好是先来的老人,而未出险的正好是后参加的年轻人,就说养老金是个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养老金与庞氏只是形式上相似,但其遵循的底层逻辑却完全不同。

如何理解比特币的外部性

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起源于比特币,而比特币本身的成功,又颠覆了绝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确实,比特币给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纯粹的庞氏骗局。即便按照刚才所列举的判断庞氏的简便方法来判定,比特币似乎也难以符合以上任何一个定义。

因此,比特币也成了庞氏合理论最好的论据。许多人认为,既然比特币可以长期存在,那么说明庞氏骗局便有可能在某些条件或某种「叙事」下,成为永不破灭的泡沫,进而使得所有人可以从中获利。

如果想要反驳这类观点,那么就必须回答:比特币的外部性是什么?

比特币的外部性确实无法简单理解为外部收入,而是更多的体现为在绝对自由与开放环境下,人们对财产无可争议的所有权,以及在系统内对共识的绝对信任。只不过这些价值观,在东方文化中一直就是极其缺失的。

这可能也是华人公链项目往往做不成的原因之一。因为一个公链项目如果缺少了自由、开放、去信任化这些能够产生外部性的东西,那剩下的确实与资金盘的差异不是太大。

正如我们在 BCH 分叉后看到的那样,BCH 团队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提高透明度与开放性以促进生态发展,而是想方设法去攻击比特币。其底层逻辑还是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那一套。虽然这个底层逻辑确实符合中国的历史经验,但在区块链的世界中,这种思维反而使得一条公链唯一的外部性消失殆尽,最终越来越趋近于一个纯粹的庞氏骗局。

以上两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加密经济与传统经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对于不能产生外部性的庞氏项目,最终的结果也依然会是崩溃与归零。

但是,有没有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一个项目在早期通过庞氏模型增加用户量,并在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依靠用户量进行变现,进而成为一个依靠收入维持运营的正常经济体?

Play to earn 模式的链游是否还有转型的可能?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行业内许多所谓的「链游」项目,从一开始就是由资金盘团队操盘制作,因此在他们陷入死亡螺旋后,项目方可能早已跑路,自然提不到转型问题。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本轮周期中还是诞生了一些如 Axie 与 StepN 这类有一定长期愿景的项目。那么这些早期依靠庞氏增长发展用户的团队,后续有没有完成转型的可能性?

庞氏收益的本质是负债

我们已经知道,在依靠庞氏模型进行用户增长的链游项目中,早期用户的收益都来自后期进入用户所投入的本金。那么对于一个希望转型为非庞氏项目的链游团队来说,这些用户的收益本质上属于系统的营销费用,而营销费用的支付显然不能永远由最后进入的用户垫付。

因此当这样的系统开始转型时,如果不想让早期用户亏损,那么这些营销费用就变成了系统需要通过后续收入弥补的转型负债。而早期用户曾经的收益越高,那么转型期的负债负担就越沉重。

指数增长与医疗挤兑

我们知道庞氏增长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可以使用户量在一定时期内呈指数增长。但负债的指数增长对于转型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在疫情期间也都体会过指数增长的威力。如果要想控制一个城市的疫情爆发,其实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可能只有最初两周,一旦错过再想挽回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许多链游其实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当其系统已经因为指数增长出现「医疗挤兑」,公关与用户服务能力濒临崩溃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错过了转型的时间窗口。

而负债指数增长所引发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便是收入端无法跟上负债端增长的速度。在目前正常的商业模式中,其实很少有能做到指数增长的产品,少数具有网络相应的行业如社交、广告等也不可能长期维持指数增长的势头。

因此即便链游团队成功的创造了收入开始转型,也依然需要负债端的增长放慢速度,以便与收入端达成平衡。

降低增量与债务重组

那么对于已经失控的指数增长的负债,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理论上还是有的。

一方面是尽量降低负债增加的速度,也就是降低收益率,但同时也会引发新用户流入速度的降低,进一步加重转型危机。

另一方面是减少存量,也就是进行债务重组,让一些用户认亏离场。不过,这种出清也会使得品牌声誉与留存用户数量受到较大的损害,同时继续降低产品对新用户的吸引力。

由此来看,庞氏链游的转型逻辑看似可行,但实际实行起来依然难上加难,未必是一条真正可行的商业路线。当然我们依然欢迎创业者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探索,只是不要再用用户的钱去试错了。

链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虽然目前的链游都有很强的庞氏属性(除极少数如 Dark Forest 还有一定可玩性),但我依然认为链游可能是加密行业最早能够打破行业的外部性的应用方向之一。

那么,未来链游发展的改进重点应该是什么?

1. 游戏首先要好玩

游戏存在的首要价值是好玩。因此当你开发的产品不好玩的时候,请不要再自称为 game,更没资格谈什么 gamenfi。

在这一轮周期中,我们看到的链游几乎都在舍本逐末的过度追求金融化,都在依靠庞氏增长来发展用户数量。然而庞氏增长充其量只是营销手段,而不是游戏存在的最终目的。

纯粹的 Play to earn 只会导向 Paly to Ponzi,早期依靠庞氏扩张并在后期转型的策略执行起来异常艰难,以至于目前没有一个项目能够真正跑通。

2. 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但请不要再拿用户的钱去试错

无论是探索新的游戏方式,还是尝试新的经济模型,自然都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而失败更是家常便饭。一个新兴行业需要无数的创业者去勇敢试错,才有可能探索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自然不应该去嘲笑那些失败的探索者,但失败的代价应该主要由创业团队与风投机构承担,毕竟他们承担着高风险,也有机会获取高收益。

但请不要再将试错的成本转嫁给自己的用户了!!有些链游团队一边在庞氏增长阶段大量赚取交易手续费,一边在庞氏模型即将崩溃的时候,将游戏崩溃的责任归罪于用户的贪婪,这显然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

3. 链游的核心逻辑应该上链

有些自称区块链游戏的项目,除了将游戏的代币与 NFT 装备发行到了链上,其余游戏的核心逻辑依然需要靠中心化的服务器运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项目方能够随意地修改游戏规则,增加或减少某些 NFT 装备的使用场景,甚至也可以直接停服跑路,而用户对此却无能为力。

对于这种不能将核心逻辑上链的游戏,其实根本不应该被叫做区块链游戏,而只是个借助了区块链技术发币的传统 Web2 游戏而已。

当然,目前许多链游使用中心化服务器来运行游戏逻辑也确实是无奈之举。毕竟现阶段公链的性能与成本都无法满足游戏的需求。因此链游的进一步发展,依然需要等待底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但无论如何,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游戏,绝对不能等同于在区块链上发了币的游戏。如果游戏的核心逻辑不能得到区块链去信任、不可篡改等特性的保证,那么用户也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游戏资产,所谓的用户所有权其实只是一句空谈。

4. 过度金融化会破坏用户与团队的反馈模式

想要开发一款好的游戏产品,在早期一定需要快速迭代并不断试错。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需要从市场得到明确的对于游戏性强弱的反馈。

但链游天生的代币激励却严重干扰了这种反馈回路,使得开发团队对游戏的任何调整,都会直接被市场翻译为收益率的变更。在这种激励模式下,开发团队也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开发方向,逐渐转为追求收益率,进而演变成更加纯粹的庞氏模型。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希望开发游戏的团队而言,过度金融化与过早的代币激励可能反而会影响项目的正常发展。将金融化的进程适度推迟,在游戏性已经得到市场充分验证的前提下再进行代币激励,可能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链游开发策略。

5. 开放性与可组合性才是链游的核心优势

一款真正好玩的区块链游戏,一定不会只是简单复制传统游戏的成功经验,而是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底层优势,在某些方面做出超越传统游戏可玩性的尝试。

而区块链游戏相对于传统游戏的比较优势,我认为最有可能出现在游戏的开放性与可组合性上。比如,用户可以无需准入的在链上部署新的不同于官方的游戏逻辑,使得游戏社区可以在相同的链游资产上进行二次创作。比如链游的资产可以跨游戏使用,并在不同的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等等。

这些方面我们在本轮周期中已经看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显然还没有成为链游行业发展的重点。

尾声

为了能把 X2E 模式尽量讨论清楚,文章确实是写得有些长了。但之所以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少走弯路,同时也能让普通用户少受些损失。

我虽然不认可纯粹的 X2E 模式,但我依然极为看好区块链游戏在未来的发展潜力,甚至链游也是我目前最为关注的赛道之一。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符合最基本的逻辑或者说常识,链游自然也不例外。

让我们放下对经济模型的痴迷,重新开始对游戏性的探索吧。

展开全文
打开碳链价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碳链价值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0 1
Play to Earn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

Animoca:我们为什么续投Axie Infinity? 深度

Animoca:我们为什么续投Axie Infinity?

区块律动 2022-04-07 深度
Axie InfinityPlay to Earn
从加密寒冬中活下来的P2E开创者,他们现在拥有更多力量。
P2E 2.0:设计能够自我进化的游戏经济体 深度

P2E 2.0:设计能够自我进化的游戏经济体

IOSG 2022-03-29 深度
NFTPlay to EarnGameFi
未来互娱将主导注意力经济,Crypto 游戏将引领创作者经济的繁荣。
Play-To-Earn游戏将接管电子游戏行业? 滚动

Play-To-Earn游戏将接管电子游戏行业?

陀螺财经 2022-02-23 滚动
Play to Earn
在最初的链游风暴刺激了Facebook向Meta转型之后,P2E玩赚市场正在进入冷静期。

碳链快讯更多 ›

2022-07-02

Peter Schiff寻求出售旗下Euro Pacific International Bank

2022-07-02

英伟达GPU二手市场价格下跌50%,购买量同步下降

2022-07-02

FatMan:新加坡登记记录显示,三箭资本控制着5处高端房产

2022-07-02

Custodia Bank CEO:行业不良行为和监管机构不作为导致加密货币崩溃

2022-07-02

Cosmos开发公司Ignite裁员超50%

2022-07-02

香港回归25周年系列策划《风继续吹》数字藏品正式上线

2022-07-02

哥伦比亚国家土地局集成基于Ripple XPRL区块链的数字土地注册系统

2022-07-02

6月以太坊链上NFT销售额仅为6.8亿美元,达2021年8月以来低点

2022-07-02

三箭资本已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022-07-02

BlockFi与FTX US达成总价值6.8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和收购选择权协议

2022-07-02

Meta将于9月关闭其Novi加密钱包项目试点,并建议用户尽快提款

2022-07-02

Voyager Digital宣布暂停交易、存取款及忠诚度奖励

2022-07-02

Ripple完成7亿枚XRP锁定,价值超2.1亿美元

2022-07-02

美联储戴利:支持美联储7月再加息75个基点,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到2022年年底将被提升至3.1%

2022-07-01

云创作工具Echo3D完成550万美元融资,Qualcomm Ventures领投

2022-07-01

以太坊扩容项目AltLayer完成7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等领投

2022-07-01

全球500位超级富豪上半年财富总计缩水1.4万亿美元,创史上最大跌幅

2022-07-01

Tether:目前持有84亿美元商业票据,50亿将于7月31日到期

2022-07-01

美英监管层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在支持稳定币负责任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

2022-07-01

德银分析师预测:到12月比特币将回升至2.8万美元

2022-07-01

Facebook为特定美国创作者推出NFT功能

2022-07-01

央视电影频道官网:《我和我的祖国》电影数字藏品首发

2022-07-01

BitMEX创始人:中心化金融机构的隐瞒是本轮市场崩溃的根源

2022-07-01

慢雾:Quiuixotic 出现严重漏洞,请相关用户尽快取消授权

2022-07-01

彭博社:美国银行的加密用户在熊市中减少一半

2022-07-01

美联储鲍威尔:无法保证美国经济「软着陆」

2022-07-01

Animoca Brands因未提交财务业绩被ASIC罚款5万美元

2022-07-01

数据:XRP唯一地址数量首次超过20万

2022-07-01

Near推出稳定币USN v2.0,现阶段将1:1锚定稳定资产

2022-07-01

Coinbase:未出售专有客户数据,Coinbase Tracer信息来自于公共资源

2022-07-01

阿根廷税务局加大对纳税人数字钱包查扣力度

2022-07-01

CFTC专员建议监管机构对稳定币保持技术中立

2022-07-01

杭州余杭区首次实现数字人民币小贷发放场景应用

2022-07-01

萨尔瓦多将建造2亿美元的太阳能比特币挖矿设施

2022-07-01

EOS网络基金会创始人:TrustEVM可成为以太坊可行扩容方案

2022-07-01

Blockchain.com已申请清算三箭资本所有资产,目前正配合法院调查

2022-07-01

以太坊Sepolia测试网预计将在近几天内进行合并

2022-07-01

Messari创始人:媒体夸大FTX、币安和Coinbase叙事

2022-07-01

BlockFi正与Ledn谈判,后者拟牵头对BlockFi进行4亿美元融资

2022-07-01

美国司法部对四起加密货币欺诈案件被告提起刑事指控

2022-07-01

VanEck已向美SEC提交新现货比特币ETF申请

2022-07-01

知情人士:在线经纪公司eToro已停止SPAC合并计划

2022-07-01

扎克伯格:Meta今年工程师缩招超3000人

2022-07-01

阿迪达斯将与英格兰克劳利镇足球俱乐部合作发行NFT

2022-07-01

Meta已开始在Facebook上测试以太坊和Polygon NFT

2022-07-01

美国政府或在今年年底前通过稳定币立法

2022-07-01

欧盟通过MiCA加密法案

2022-07-01

美股上半年飘绿收官:纳指半年跌近30%,标普创1970年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2022-07-01

日本金融厅允许信托银行管理加密货币资产

2022-07-01

CNBC:FTX将以2500万美元的低价估值收购BlockFi

推荐文章

  • Web3 的支柱:纵览去中心化存储生态图景

    2022-06-23

  • 萨尔瓦多比特币实验一周年:火山里喷涌的BTC,是财富还是灾难?

    2022-06-23

  • 假钱包全景追踪:深入揭秘假钱包钓鱼产业链

    2022-06-22

  • USDC猛追USDT:稳定币市场格局正悄然改变

    2022-06-22

  • 纳粹狗哨?种族歧视?BAYC该如何回应舆论风暴?

    2022-06-22

价值号更多 ›

吉时通信
吉时通信
文章: 134
  • 从OpenSea的挑战者看NFT交易平台的演进历程
  • 以太坊合并:如何影响显卡和区块链行业?
  • 以太坊合并的底层观察:区块结构和MEV
链集市ChainMarket
链集市ChainMarket
文章: 180
  • 区块链产业周刊丨日本政府计划开始全面改善Web3环境;三星资产管理将上市其区块链ETF;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议推广数字人民币新场景
  • 区块链会彻底改变整个亚太地区供应链吗?
  • 区块链产业周刊丨北京发布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江苏省成立区块链发展协会;重庆启动数字人民币缴税试点
Unitimes
Unitimes
文章: 387
  • Messari:如何看待以太坊「以 Rollup 为中心」的未来?
  • EVM 网络效应:为什么说 EVM 可能比以太坊本身更重要?
  • Web3 游戏:现状与未来
换一批

热门标签

新基建 比特币 以太坊 矿业 DeFi 共识对话 区块链+ 研报 美联储 央行数字货币 无限QE 加密衍生品 AI 云计算 大数据 5G 政策 交易所 稳定币 电子支付 Libra 算力产业 联盟链 公链 区块链 加密货币 Nervos Cosmos EOS STO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App内打开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Moshou

碳链价值是集资讯、行情、数据于一身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精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创新者和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0 碳链价值 京ICP备18046423号
下载碳链App

下载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打赏文章作者

支付宝打赏二维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打赏

# 热门搜索 #

CBDC 比特币 DeFi 以太坊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