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版 | 繁體版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  
  • 首页
  • 快讯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深度
  • 入驻价值号
  • 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App

  • 登录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导航
  • 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DeFi优选
碳链价值APP
专注服务于金融科技和区块链
立即打开

从DNS到ENS:域名的Web3时代

吉时通信吉时通信  •  2022-09-16
传统域名市场饱和,Web3域名满足用户新需求。

摘要

传统域名市场饱和,Web3域名满足用户新需求。域名市场在过去20年增长迅速,但目前已经接近饱和。2020年全球域名注册市场规模为3.74亿个,同比增长0.7%,我国域名注册市场规模达4300.8 万个。而在Web3领域另一种域名正在兴起,Web3域名在映射对象、解析方式、记录方式和生态发展上都和DNS域名有所区别。Web3域名为钱包地址提供可读性名称,而这是传统域名无法满足的需求。

可读的身份标识符,Web3域名是DID发展的基石。去中心化的标识符是数字身份的关键,但保证去中心化和安全的同时难以保证可读性(zooko三角悖论)。Web3域名实现的标识符可读有着显著的社会性意义,就目前生态初期,我们也能看到当推特名称改为xx.eth时打通了Web2与Web3的身份隔阂,通过一个名字就能看到用户在生态内关联的所有数据。

ENS(以太坊域名服务)技术和业务上都已成熟,以DAO形式运营基础设施。从业务收入来看,ENS按注册域名的长短收取每年的固定费用。按照域名的字符数量收费,3字符640美元/年、4字符160美元/年、5字符及以上5美元/年,平均注册价约28美元/年。从技术实现来看,ENS强调域名注册的去中心化,不受任何第三方干预,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业务逻辑。从治理结构来看,ENS项目还是由核心团队控制,治理体现在项目收入归社区金库并由DAO投票决定资金的使用。

从数据来看,ENS短期的炒作泡沫逐渐消化,长期想象空间大。整体来看,ENS依然存在域名炒作的泡沫。域名总数量约235万个,而实际用户数约55万人,人均域名持有量约为4。但从域名注册的用户特点来看,持有大量域名的商人账户在总成交的占比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是少量域名的普通用户。长期来看,以太坊有500~1000万的月活地址数,ENS的收入规模仍有发展空间。从我们跟踪Web3角度看,ENS有望成为继Opensea之后又一现象级应用,且具有更底层账户的意义,想象空间较大。

Web3域名市场竞争加剧,二级交易值得期待。Web3域名服务赛道的竞争激励,根据PANews统计,目前公链上的域名有16个,其中既有单链的解决方案也有多链的域名服务。但域名注册需要全局一致的记录以及生态的默认兼容,具有垄断市场的特点,建议关注头部项目。Web3域名以NFT为载体,解决了以往域名流转的诸多问题,使域名流动性变得更强。同时,由于开放生态的特点,任何平台和用户都可以搭建自己的二级交易应用。传统域名二级市场只占一级市场的四分之一左右,而NFT生态里二级的重要性要更高,无论是创业或投资,Web3域名的二次交易非常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代码漏洞风险;区块链政策监管风险。

前言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是继数字资产后,元宇宙发展的另一关键组件。在上篇报告我们讨论了DID是元宇宙的核心组成部分,传统互联网分裂、用户缺少控制的身份模型已经无法满足数字世界的发展,去中心化身份DID将作为元宇宙重要的基建方向。在我们元宇宙的模型中,数字资产已经随着NFT的出圈开始被用户接受,而以数字身份为核心的数字社会关系将是元宇宙演绎的下半场。

名字是身份的第一步,域名是数字身份生态的基石。尽管去中心化身份还处在探索阶段,以ENS为首的区块链域名已经在技术和业务上基本成熟,成为区块链生态的基础设施之一。而于我们常见的域名相比,Web3时代的域名有什么不同?它服务什么用户需求?是怎么运作的?

传统域名市场饱和,Web3域名满足用户新需求

传统域名是中心化的设备地址表。我们可以在浏览器输入诸如104.193.88.77的IP地址访问百度首页,也可以敲下baidu.com访问。在互联网最早期,用户直接使用 IP 地址来访问远程主机的;随着主机数量增加,每台计算机都是采用独立的主机表记录(Hosts,用于记录网络中主机与IP的映射关系);但随着联网机器指数级增加,主机表的更新和同步就成了很大的问题。于是,1983 年保罗·莫卡派乔斯发明了域名解析服务和域名系统,在 1985 年 1 月 1 日,世界上第一个域名 nordu.net 才被注册成功。负责域名解析的就是DNS,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DNS通过“层级式”查询,实现对域名的解析。通过访问DNS服务器,查询分布式数据库,能够让主机的域名(例如www.baidu.com)转化为IP地址(104.193.88.77)。DNS 系统也是一个树状结构,不同级别的域名由不同的域名服务器来解析,整个过程是一个“层级式”的。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这一点与生活中问路的情形有几分相似。比如360.cn的查询中,根域名服务器给出负责.cn查询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地址,cn顶级域名服务再给出360.cn的地址。

生态的运行需要三个参与方:ICANN、域名管理机构、域名注册商。从用户的视角出发,用户直接接触的是域名注册商,如万网、GoDaddy、Cloudfare等,从注册商购买域名,由注册商代理管理、协助解析,以及处理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事项。域名注册商是负责域名商业化的公司组织,他们需要从域名管理机构批发域名并提供域名服务实现盈利。域名管理机构管理着顶级域名解析,如.com、.org、.cn等,域名管理机构由ICANN认证和管理。而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是一个非盈利组织,负责为互联网提供基础设施,管理着根域名服务器,以确保所有的地址都是唯一的,且用户可以找到有效地址。

传统域名市场已经接近饱和。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域名市场在过去20年增长迅速,但目前已经接近饱和。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截至 2020 年底,全球域名注册市场规模为3.74亿个、我国域名注册市场规模为4300.8 万个,其中新通用顶级域(gTLD)域名注册市场规模分别为 3125.2 万个和718.1 万个,较上年有一定下降。

而在Web3领域,另一种域名正在兴起,“xxx.eth”的账号名称越来约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中,其中不乏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社交账户。这种形式的名称就是“以太坊域名”,一种新形式的域名。相较于传统DNS域名,Web3时代的域名又有什么区别?

ENS vs. DNS,从四个角度理解Web3域名

对比DNS来看,以ENS为例,Web3域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象不同、方式不同、载体不同、生态不同。

(1)对象不同:服务器地址 vs钱包地址

从映射对象来看,DNS映射服务器、ENS映射钱包地址。相较于一长段随机的钱包地址,ENS提供了一个可定义的人类可读的名称,(例如'yourname.eth'映射到“0x01486C3891761E93e5107890286ABdC1834fC6d7”)。用户通过 ENS 可以实现区块链地址的映射,极大的便利了用户转账交易等操作。钱包地址的背后可以是单个用户,可以是组织、公司实体、区块链项目等等,ENS为数字实体提供名称。

(2)方式不同:中心化 vs去中心化

ENS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域名记录和解析。在DNS中,要证明自己拥有一个域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查询域名注册信息,注册商账户查找。那么对于二手域名交易来说,Web2域名只能通过域名注册商(例如Godaddy)网站中的记录来证明所有权,这种中心化服务器易受到黑客入侵而损失数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DNS域名也并非完全由用户控制,当局和注册商可以很容易地取消用户使用权。而ENS的域名记录在链上,任何应用或者用户都能轻松查询和交互。

(3)载体不同:权威记账 vsNFT

ENS通过NFT记录域名产权,使用NFT的基础设施。ENS作为NFT,天然具有传统域名所不具备的优势,包括:基于区块链交易保证了交易安全性。佣金较低。以目前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为例,出售NFT的手续费仅为2.5%。交易手续简便。买卖双方只需要前往NFT交易平台,使用Web3钱包连接后选择心仪的域名下单即可。而在传统的域名市场,二次交易的流程繁琐,安全性和费用都不让人满意。市场缺少标准化的流动性基础设施,往往需要中介撮合,并收取不少的佣金费用。同时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跨地区的交易将会有难以维权的问题。以目前最大的二手域名交易平台之一Godaddy为例,出售域名需要支付大约20%的平台佣金。

(4)生态不同:许可型vs开放型

Web3域名生态开放建设,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DNS生态中ICANN是负责域名解析的权威机构,参与者需要获得ICANN的许可,有一定的进入门槛。而在Web3域名中,基于智能合约的域名记录和解析允许所有人参与生态建设,比如搭建自己的域名交易网站、域名查询服务等等。这种开放建设也是Web3行业的核心精神之一。

可读的身份标识符,Web3域名是DID的基石

Zooko三角悖论,去中心化标识符与可读性难以两全。在互联网标识符中,“Zooko三角悖论”指网络协议中参与者名称应该具有的三个特性难以同时实现:

1) 人类可读性。向用户提供有意义的、令人难忘的名字。

2) 安全性。恶意实体可以对系统造成的损害应该尽可能的小。

3) 去中心化。名称正确地解析到它们各自的实体,而不使用中央机构或服务。

Zooko猜想是对现实的一种总结,例如DNS实现了人类可读和安全访问,但是中心化实现的;钱包地址虽然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可靠标识,但缺少人类可读性;.onion地址虽然是安全和分散的访问地址,但也缺少可读性。

Web3域名让标识符具有人类可读性是DID发展的关键。去中心化的标识符是数字身份的关键,去中心化意味着这种身份的标记是可靠的且不会被中心化、篡改抹去。而人类可读性是社交网络发展的关键,不仅机器需要知道“用户是谁”,人们也需要知道。这种需求在NFT作为身份象征的图片中就有体现。而ENS则可以很好地解决Zooko三角,ENS具有人类可读性,保障了其去中心化性与安全性。尽管仍处生态早期,已经能够看到一些有潜力的应用场景。

域名作为社交帐户昵称,打通Web2与Web3。传统钱包地址繁杂且易错,没有人会将一长串数字和字母作为自己的社交门面,而带有自己名字的区块链钱包地址,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展示自己。越来越多的推特名人开始使用eth作为自己的推特名,如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将自己的推特账号改为vitalik.eth,这一行为打通了Web2与Web3的账户,不仅可以浏览Vitalik账号的历史内容,也可以查询到他地址上的各种行为。

域名作为个人网页地址,通过浏览器访问。ENS可以支持用户在 IPFS 上部署 Web3.0 网站,并通过ENS 域名解析该地址。除此以外,ENS还集成了所有 DNS 域名,用户可以将传统的DNS域名(比如google.com)导入ENS中,并使用和ENS相同的功能。除此之外,ENS还支持EIP 1577规范,可以存储IPFS/IPNS、Swarm、Onion, SIA等地址的内容哈希,最终实现传统域名和Web3域名的完全去中心化。

域名作为个人的身份数据集合,Web3的名片。在传统Web2网站中同样能进行信息整合,但区别在于Web2网站服务器是中心化的,信息的决定权在于网站而不在用户手中。但通过IPFS整合,用户可以建立个人的去中心化网站账户,结合ENS名字、NFTAvatar头像、Web2社交媒体比如Github、Twitter、Discord、其他信息比如缴税记录的内容哈希,实现身份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用户甚至可以打印ENS名字来作为自己线下交流的名片,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身份认证。

ENS以太坊域名服务,DAO模式的Web3基础设施

ENS注册量快速增长,去中心化的域名基础设施值得关注。以太坊域名服务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开放和可扩展的域名服务协议,为用户提供以太坊域名相关服务。只需要一个以太坊账户就能够购买域名,绑定到自己的账户上,目前有超过400个以太坊的主流项目支持ENS解析。当用户访问注入Uniswap、Etherscan等Web3应用时,就能看到自己的账户不再是一长串地址符,而是自己选择购买的域名。

在近期ENS的域名注册量突破了235万,相较5月份的注册量实现翻倍,以太坊域名服务开始被越来越多的Web3用户使用,而它背后的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ENS DAO——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是怎么运行的?

从业务收入来看,ENS按注册域名的长短收取每年的固定费用。目前ENS按照域名的字符数量收费,3字符640美元/每年、4字符160美元/每年、5字符及以上5美元/每年。注册费用目前是由团队制定,并通过设置价格预言机对智能合约进行报价。账号所有者可以以原费用进行续费,当域名逾期超90天未续费时,会进入拍卖模式,价格会自动下降式拍卖。就可注册的域名而言,ENS只支持3位字符及以上的域名。从8月份数据来看,5字符及以上收入约280万美元,占比60.3%;4字符收入约80万美元,占比16.5%;3字符收入约110万美元,占比23.2%。除此之外,ENS暂无其他收入。

从技术实现来看,ENS强调域名注册的去中心化,不受任何第三方干预。ENS的主要功能主要由三个智能合约实现业务逻辑,代码开源、过程透明。注册器Registrar合约主要负责记录域名归属、期限、解析器等关键信息,以NFT的方式由用户控制,保障用户的所有权。解析器Resolver主要实现域名对地址的解析,而控制器Controller负责域名出售、更新等业务逻辑,通过预言机报价,用户与合约交互完成付费和获得域名的过程。合约层面的区分是为了保障去中心化,其中注册器尽可能简单而不做变动,但控制器等面向前端业务的合约在根据市场情况升级时不会影响所有权的安全程度。

从治理结构来看,ENS项目还是由核心团队控制,治理体现在项目收入归社区金库并由DAO投票决定资金的使用。项目对2021年10月31日前的合约交互进行了快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空投,其中25%空投给当时持有域名的用户,25%空投给数百名贡献者(其中18.96%归属11名核心成员),另外50%属于社区金库。ENS除了生态基金会赞助外没有外部融资,因此空投中没有投资机构的比例。金库收入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是空投的部分,会在4年内逐步解锁出售用于项目发展;第二是项目的收入归金库所有,并由社区共同提案投票用于支持ENS生态项目的活动,例如赞助生态项目、举办线下活动、骇客松等等。

从商业模式解读ENS:域名业务构建安全边际、流量入口带来生态想象

从业务收入来看,具有用户粘性的域名收入构建了项目的安全边际。ENS对单个注册的域名收取固定的年费,根据字符长短有所不同,那么项目的平均年收入为【域名注册量×平均每年注册费】,近一年平均的域名年收入为27.3美元,目前注册量约235万,可得年收入约6415万美元。域名业务有较强的粘性,而ENS域名映射身份,随着数字身份的发展,这种粘性会加强。

域名业务作为流量入口,为ENS生态发展带来想象力。DNS的域名注册商往往依靠域名这个流量入口发展其他业务,如Cloudfare为建站提供安全服务,而只以批发价出售域名。Godaddy在为用户提供域名全流程服务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运营的一整套工具,当用户购买完域名后可以快捷地选择网站部署、邮箱搭建等便利的增值服务。作为知名DNS域名服务商,目前GoDaddy的域名服务收入只占总收入的47%。ENS也是如此,目前ENS除了域名出售的核心功能外,也在做移动端的开发。一套手机端的域名管理、查询应用,可能距离Web3的社交通讯录并没有那么遥远。

从数据解读ENS:短期消化泡沫、长期空间巨大

从成交结构来看,炒作泡沫正被消化,实际的用户数开始扩大。整体来看,ENS依然存在炒作行为。域名总数量约235万个,而实际用户数约55万人,人均域名持有量约为4。根据Dune@andrewshvv,将域名商人与普通用户的成交额对比,普通用户的成交额在稳步上升,这意味着更多的注册用户是持有域名较少的普通用户或新用户。而随着域名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扩大,域名炒作的比例会进一步缩小。

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ENS的增长空间大,且稳定受益于以太坊的扩容和出圈。从长远来看,ENS用户数会占到以太坊用户数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由数字身份生态的重要性影响。由于以太坊地址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生成,没有明确的用户数量,往往使用活跃地址数。以太坊在8月份的月度活跃地址数为670万,2021年整年的活跃地址数约为5000万。而ENS目前的用户数为55万,注册域名数为235万,对比千万级别的以太坊用户,仍有近十倍的增长空间。而随着以太坊扩容和Web3的影响力逐步扩大,ENS稳定收益于以太坊用户数的增长。

与传统的域名注册商相比,ENS前景可期,未来可以关注三个重要的增长点:(1)基于域名业务的生态拓展,能否依靠域名业务的入口优势做强生态;(2)以太坊用户的持有比例,能否成为以太坊用户的刚需;(3)以太坊的出圈和Layer2扩容带来的新增用户量。同时我们认为ENSDAO代币机制中社区金库更类似于是未来定期的增发计划,不应全部计算在总市值内。

Web3域名未来展望

竞争激烈,域名注册易垄断。Web3域名服务赛道的竞争激励,根据PANews统计,目前公链上的域名有16个,其中既有单链的解决方案也有多链的域名服务。其中UnstoppableDomains的注册数达190万。在DNS时代,域名由ICANN权威管理,也有不在管辖内的域名,但往往互联网生态中的其他应用无法识别非ICANN注册域名。域名注册需要全局一致的记录以及生态的默认兼容,具有垄断市场的特点,建议关注头部。

NFT化,二级交易值得期待。Web3域名以NFT为载体,解决了以往域名流转的诸多问题,使域名流动性变得更强。同时,由于开放生态的特点,任何平台和用户都可以搭建自己的二级交易应用,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促进了流动性。目前ENS也出现了类似3digitDAO(即3位数域名的dao)之类的玩法,NFT与域名结合带来了玩法探索空间。

风险提示

区块链政策监管风险:目前区块链处于发展初期,全球各国对区块链技术、项目融资和代币的监管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行业公司项目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发展不及预期:去中心化数字身份DID目前处于行业的探索期,虽然市场需求凸显,但DID解决方案能否被用户广泛采用存在不确定性。

以太坊真实用户数不及预期:以太坊账户(密钥对)的匿名和去中心化生成,造成背后的真实用户难以统计。一个人可以通过脚本控制更多的账户,因此活跃地址数、余额非零地址数都可能无法真实反映以太坊真实用户数。Web3域名服务的业务发展空间直接受此因素影响。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9月14日发布的报告《元宇宙(十一):从DNS到ENS,域名的Web3时代》,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展开全文
打开碳链价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碳链价值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1 1
Web 3.0ENS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

2023年被低估的Web3产品:域名、MEV商业模式、生成艺术 深度

2023年被低估的Web3产品:域名、MEV商业模式、生成艺术

Daorayaki 2023-01-04 深度
ENSweb3
ENS 是房间里最大的 NFT 大象。就唯一持有者的数量而言,它是迄今为止所有 NFT 项目中分布最广的,并且是过去一年中以太坊上第 10 大被调用的智能合约。
1confirmation 合伙人:2023 年 3 个或被低估的 Web3 产品趋势预测 深度

1confirmation 合伙人:2023 年 3 个或被低估的 Web3 产品趋势预测

元宇宙之道 2023-01-03 深度
ENSMEV生成艺术
3 个或被低估的产品趋势:ENS、MEV 新商业模式以及 NFT 生成艺术
以 ENS 为例深度分析 Web3 域名系统的技术设计 滚动

以 ENS 为例深度分析 Web3 域名系统的技术设计

区块律动BlockBeats 2022-12-09 滚动
ENSweb3
Web3域名不仅仅是一个NFT,他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碳链快讯更多 ›

2023-02-07

SPACE ID 完成 1000 万美元战略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 和 dao5 领投

2023-02-07

国际清算银行正开发稳定币监控系统,以确保发行方保持足够储备资产

2023-02-07

ENS DAO 社区已通过“出售 1 万枚 ETH 来支付运营成本”的链上提案

2023-02-07

OpenAI跻身全球TOP50网站,1月访问量突破6.72亿

2023-02-07

北京市监局提醒警惕元宇宙、NFT 炒作

2023-02-07

360计划推出类ChatGPT产品

2023-02-07

蓝色光标:公司正在积极试用ChatGPT技术

2023-02-07

加密矿企Layer1 CEO指控两名董事会成员利用多数股权攫取公司收益

2023-02-07

软银愿景基金第三财季亏损约 49.92 亿美元,投资亏损约 55.26 亿美元

2023-02-07

韩国国民议会将加快制定《数字资产基本法》,最早本月举行公开听证会

2023-02-07

联合国报告:朝鲜黑客2022年盗取的加密货币为历年最多

2023-02-07

DCG 已半价出售约四分之一的灰度以太坊信托基金股份,筹款达 2200 万美元

2023-02-07

Aave创始人:V3升级完全是为了管理风险

2023-02-07

欧易Web3钱包与Avalanche生态借贷协议Benqi达成官方合作

2023-02-07

a16z:已将约 4000 万枚 UNI 投票权无条件委托给外部团体

2023-02-07

加密储蓄公司 Donut:Genesis 的重组计划债权回收率或达 80% 以上

2023-02-07

香港监管机构正扩招负责虚拟资产的职位

2023-02-07

Yuga Labs 在 Bored Ape NFT 商标诉讼中达成和解

2023-02-07

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 Elementus 获 1000 万美元 A-2 轮融资,ParaFi Capital 领投

2023-02-07

SBF 获电子通信保释,将被允许使用 FaceTime、Zoom、电子邮件等消息应用程序

2023-02-07

英国央行和财政部邀请公众参与制定数字英镑计划

2023-02-07

Genesis 已就重组计划和母公司 DCG 、债权人 Gemini 达成初步协议

2023-02-07

FTX 已敦促南希·佩洛西等政客在 2 月 28 日前归还此前的政治捐款

2023-02-06

OpenSea 推出内测计划,现已开放申请

2023-02-06

彭博社:区块链金融公司 Figure 放弃 SPAC 上市,并寻求 1 亿美元融资

2023-02-06

Louis Vuitton将与草间弥生发行1万枚联名款NFT并上架OpenSea

2023-02-06

欧易Web3钱包与去中心化交易所BabyDogeSwap达成官方合作

2023-02-06

ARK Invest:未来十年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可分别创造 20 万亿和 5 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

2023-02-06

区块链初创公司 Super Block 完成约 722 万美元 A 轮融资,SK、Netmarble 等参投

2023-02-06

徐明星:OKX 暂无推出稳定币的计划

2023-02-06

加密 KOL:Debt DAO 发行的 FTX 债券代币 FUD 可能违反证券法

2023-02-06

普华永道:全球共有 11 个支持加密货币合法的国家/地区

2023-02-06

Visa 正在测试以太坊上的 USDC 大额支付结算系统

2023-02-05

a16z 投票反对在 BNB Chain 上部署 Uniswap V3,希望部署采用 LayerZero 桥接

2023-02-05

集成ChatGPT-4的微软Bing于今日短暂上线

2023-02-05

多名投资人退出前 Moonbirds 首席运营官 Ryan Carson 创立的新项目「Flux」

2023-02-05

数据:1 月份 NFT 交易量达 9.46 亿美元,创 2022 年 6 月以来最高记录

2023-02-05

Yuga Labs 联创:Dookey Dash 得分审核与实时作弊检测分开,玩家得分在审核后或被减为零

2023-02-04

Pioneer宣布获香证监会虚拟资产管理牌照,可管理100%虚拟资产

2023-02-04

去中心化数据系统 Inery 完成新一轮融资,Truth Ventures 参投

2023-02-04

美国司法部机构 U.S. Trustee 代表任命成立 Genesis 破产案中代表无担保债权人的七人委员会

2023-02-04

Arthur Hayes:Zhu Su 新 CEX 项目“GTX”已完成融资

2023-02-04

Microstrategy 创始人:查理·芒格若处于第三世界,会比我更加看好比特币

2023-02-03

慢雾:Orion Protocol 被黑分析

2023-02-03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定于2月6日公布「证券型代币发行」相关制度指南

2023-02-03

MicroStrategy首席财务官:公司考虑利用比特币波动,进行更多加密货币交易

2023-02-03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计划2月7日在Zhejiang测试网上激活上海升级

2023-02-03

欧易 Web3 钱包上线币种行情功能

2023-02-03

Damus:正通过比特币闪电网络随机向用户发放小额比特币

2023-02-03

App Store前总监:苹果公司认为加密货币是庞氏骗局

推荐文章

  • 萨尔瓦多的比特币实验:不是最大的失败,就是最大的骗局

    2022-09-15

  • 为什么合并使ETH 从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很重要?

    2022-09-15

  • 合并完成:以太坊开启新时代

    2022-09-15

  • Nansen:探讨以太坊合并后Lido中心化带来的风险

    2022-09-15

  • 以太坊8年挖矿时代结束:V神、中国矿业 与英伟达

    2022-09-15

价值号更多 ›

吉时通信
吉时通信
文章: 138
  • 从DNS到ENS:域名的Web3时代
  • Web3开发者的盛宴:斯坦福区块链周见闻
  • 以太坊生态之Layer2:技术融合,应用为王
链集市ChainMarket
链集市ChainMarket
文章: 199
  • 区块链技术将如何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 区块链产业周刊丨央行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正式发布;昆明、武汉、郑州先后获批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
  • 区块链在重构音乐产业结构体系中充当怎样角色?
Unitimes
Unitimes
文章: 400
  • 合并完成:以太坊开启新时代
  • 时代杂志:以太坊合并为何如此重要?
  • 打破沉默,三箭创始人首次披露崩溃细节
换一批

热门标签

新基建 比特币 以太坊 矿业 DeFi 共识对话 区块链+ 研报 美联储 央行数字货币 无限QE 加密衍生品 AI 云计算 大数据 5G 政策 交易所 稳定币 电子支付 Libra 算力产业 联盟链 公链 区块链 加密货币 Nervos Cosmos EOS STO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App内打开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Moshou

碳链价值是集资讯、行情、数据于一身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精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创新者和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0 碳链价值 京ICP备18046423号
下载碳链App

下载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打赏文章作者

支付宝打赏二维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打赏

# 热门搜索 #

CBDC 比特币 DeFi 以太坊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