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版 | 繁體版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  
  • 首页
  • 快讯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深度
  • 入驻价值号
  • 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App

  • 登录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导航
  • 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DeFi优选
碳链价值APP
专注服务于金融科技和区块链
立即打开

Web3:开源文化下的技术创新

阿法兔研究笔记阿法兔研究笔记  •  2022-11-04
到底什么是Web3? 或者说,大家所认为的Web3到底有什么愿景?特性是什么?

本文是笔者在中国信通院2022年开源产业大会上的演讲内容总结,主要探讨了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Web3的缘起与概念;二是Web3与开源的关系,特别强调了”黑客文化”和开源、区块链的关联;三是探讨了Web3到底是否可以解决目前开源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并且以Tea.xyz作为应用案例。最后结合观察,讲述了究竟什么是创新?以及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新事物。

作者:阿法兔

原文:《Web3与开源的创新:在探索中前行》

提纲

  • Web3概念爆火的原因和背景

  • Web3的定义

  • Web3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 Web3和开源的关系

  • Web3和黑客文化

  • 开源是Web3的基本特征

  • Web3能否解决目前开源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 如何看待创新? 如何看待监管和创新的平衡?

正文

本文主要试图讨论了几个问题:

首先,站在开源的视角怎么去理解今天大家经常提到的Web3?

其次,怎样以Web3的视角来理解开源?Web3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点,来优化目前开源社区?

最后,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创新?

Web3的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但突然在去年引发了很多关注。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在去年的12月21日,两位工程师背景出身的知名创业者,因为Web3这个概念,在推特上争论了起来。

左边是Jack Dorsey,他是推特公司的创始人,70后,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发了一个出租车调度软件。右边这是马克·安德森,从9岁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在图书馆自学了Basic,之后1993年他和合伙人六个星期就开发出了UNIX版的Mosaic浏览器。

然后马克·安德森创立了浏览器公司网景Netscape,1995年8月9日网景上市,开盘是28.5美元,收盘一下飙到了58.5美元。之后世事变迁,网景公司在浏览器商业大战中失败。2009年马克安德森成立了风险投资机构A16Z,管理规模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之一。

这就是两位大咖的争论细节,Jack认为Web3属于VC和LP的概念,只是换汤不换药,然后马克·安德森就把Jack屏蔽了。但是两位的争论,和屏蔽行为,引发了很多知名媒体的关注。其实在2020年初到2021年年中,其实很少有人去谷歌搜Web3这个概念,突然,在这二位网红辩论的时候,很多人也开始关注这个概念。

那我们沿着这个故事继续看,到底什么是Web3? 或者说,大家所认为的Web3到底有什么愿景?特性是什么?

Web3是建立在去中心化技术上的互联网,它的愿景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全新的价值互联网。Web3的特性是,数据所有权,控制权属于普通用户,而不再属于大型互联网公司。

那么,Web3为什么会流行呢?我们试图去分析一些原因,当然以下这些原因只是其中一部分:

首先就是国外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推动。比如像我们前面说过的A16Z这样的明星风险投资机构,一直在关注区块链相关的项目,当然,也投出了不少表现不错的创业公司。还有像红杉美国、还有像Paradigm等等一系列加密基金,比较早的时候开始关注整个Web3的赛道,资本市场对未来的下注,很容易引发大家的关注。

其次,就是NFT的出圈。比如说最早的加密朋克、再到后面的BAYC无聊猿,这些NFT引发了大量知名人士和明星的购买,像歌手贾斯汀·比伯、还有篮球明星奥尼尔,包括周杰伦等等,这些购买NFT的行为就引爆了社交媒体,很多创业者、品牌方也在思考,究竟自己能不能做出来下一个这样现象级的NFT项目。

最后就是资本市场的表现。比如说去年有一家叫做Coinbase的公司上市了,市场是这样的,一旦有创业公司上市,那么这个赛道就会引发很多的关注。当然,原因还有很多,例如DeFi Summer的火爆等等。

总结:其实Web3之所以可以得到这么多人去关注,是在很早之前时间和实践积累的结合。从区块链技术开始,再到各式各样的应用、再到很多各国央行大机构、传统金融企业、大厂等等,会专门把区块链当做一个专业的技术,这些需要时间和经验。

Web3究竟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那Web3究竟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目前产业利益分配格局失衡的情况,包括很多大平台直接造成的垄断。这个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通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发现少数的公司,特别是科技领域,通过早期快速建立护城河和形成的网络效应,直接导致垄断。那么这种垄断会带来什么呢?直接结果就是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创新,举个例子,今天在美国无论做个什么,很难绕过谷歌这样的公司,想要做广告,必须通过这些大的平台,很难平地起高楼。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官方机构,全世界的官方机构也在关注反垄断,比如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欧盟委员会,也包括我们国家,都把反垄断当做了很重要的任务,其实大家目标还是一致的,就是想保护创新和生态的健康。

其次是算法滥用。包括:歧视推荐、歧视定价、算法控制,通过收集和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来进行差别对待,平台由于具备了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对消费者的精准识别能力也空前提升,这些就是把消费者带入了不利的境地。

最后就是互联网数据权属和价值表达不清晰。我们很长时间以来,其实很多时间会生活在互联网空间上,包括我们会把摄影作品、音乐这些数字的出版物和作品、财产等等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其实我们很难去界定数字资产的权属,比如说,在NFT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很难去区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张图片,和别人复制的这张图片。这个权属怎么界定?包括音乐、版权等等,这些数字资产怎么去进行标记?那么通过Web3和NFT,是可以去探索如何用这样的技术,对数字资产进行确权。

Web3和开源的关系

首先,如果从互联网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开源软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这么说呢?来看上面这张图:

首先,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今天耳熟能详的很多应用和基础设施,都是基于开源做出来的。比如说,操作系统Linux,Linux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车载操作系统,嵌入式、服务器等等,还有就是数据库,像MariaDB和MongoDB。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编程语言,比如Python、JAVA、RUST、Go等等,这些开源语言编写出来的应用占据了互联网应用的很大一部分江山。

其次,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安卓手机用的系统,还有Chrome火狐这样的浏览器,很早深入到了大家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而这些都是因为开源,而能变得越来越完善。

然后就是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和开源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和开源文化诞生的文化起源是一致的。

为什么这么说?这里我先讲讲黑客文化:

注意,这里面我们提到的黑客,不是喜欢攻击系统的恶意分子,这里的黑客,指的是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计算机专家和网络安全专家。

197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的学生们开始了一项活动,撰写了一个特别的指南《MIT入学手册》,指南中,单独有一章关于黑客攻击(这里的攻击主要指玩笑类型的恶作剧)的内容,并讨论了历史、黑客组织、道德规范、安全提示和活动风险。

早期的学院派年轻人通过一些恶作剧样式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在2001年之前的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中,还有一个MIT特色的黑客厅,里面展示了很多MIT过去的Hacker故事。

上图左侧,1982年,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橄榄球比赛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标有MIT的大气球,麻省理工校友们在在哈佛和耶鲁比赛期间,恶作剧策划者将一个由真空吸尘器电机驱动的小泵移动到比赛场地,偷偷将其掩埋,并将其连接到气球上,大家都是为了好玩。

上面PPT右侧图是大教堂与集市的作者Eric的一句话,麻省理工电气工程系采购了PDP-1计算机首先被用来不是计算,而是被一群贪玩的学生用来打游戏了。

当然,游戏没有白打,游戏玩家们一起开发了一款空战视频游戏"SpaceWar",世界上第一款多人制游戏。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黑客文化,就是勇于探索、创新,稍微带一点点没有恶意的反叛精神。黑客文化其实是工程师们基于兴趣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也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Unix诞生其实也是因为喜欢和兴趣,然后包括后面的自由软件运动,开始于Unix诞生之后,再到后面自由软件基金会诞生,Ricard Stallman发起了GPL许可证。

然后再往后,像Linux系统,也是Linus当时自己喜欢和热爱,才去做的。再到后面Linux基金会、Apache基金会成立,开源软件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些凭借探索和创新精神做出来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起源于黑客文化和精神,这个点是很有趣的。

Web3和黑客文化

说完开源软件、自由软件与黑客精神的关系,再来看看Web3和黑客文化。

30年前,1992年的加州旧金山湾区,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楼, Cygnus Solutions公司,是计算机科学家John Gilmor为了让自由软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建立的创业项目。30年前的1992年的某个周六,一个属于神秘群体的小范围讨论会议即将在这里开始。

这个会议由Eric Hughes、Timothy C. May(英特尔的电子工程师和高级科学家,很早就财务自由退休了)和John Gilmor主导,他们邀请了身边不到20个关系最要好的朋友参加,这二十个人基本都是密码学专家。

在首次会议上,John Gilmor幽默地把这个小团体称作密码朋克(Cypher Punk)。会上讨论了啥?

主要针对密码学当前的各类问题,以及密码学到底如何能造福人类,其实Geek们还是想要通过技术让世界更好,这是他们内心想要的东西。

首次密码朋克的会议讨论很热烈。于是,这次讨论会,逐渐发展成了每月一次的定期聚会,问题又来了,大家发现高手之间的交流经常会对彼此思路产生启发。于是乎,密码朋克们决定构建一个CypherPunk邮件列表,这样一来,美国湾区之外的其他“密码朋克”也可以一同加入讨论。

邮件列表逐渐在密码朋克们之间流行起来,大家每天都在交换关于密码学的想法、讨论计算机工程、提出一些好的点子,对代码进行测试。自由分享自己关于数学、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乃至哲学的辩论,当然也有意见和观点不同而出现的吵架和辩论,但这并不影响彼此之间对问题的探讨。1997年,邮件列表的订阅者的数量预估已经到了2000人。

在密码朋克的讨论组里,走出了很多大神:

1997年,Adam Back 创建了Hashcash,首次尝试了匿名交易系统。

1998年,Wei Dai发表了关于B-Money的提案。Wei Dai提出的方法被称为“权益证明”(POS),以太坊借鉴了这个思路。如果你看过以太坊白皮书,可以看到Vitalik对密码朋克们的致谢。2004年,Hal Finney借鉴了Adam Back的Hashcash ,创建了RPoW(也就是BTC所采纳的工作量证明重要参考要素之一)。

2009年1月3日的芬兰赫尔辛基,中本聪(Satoshi)在一个小型服务器上首次构建、编译了一项开源代码,运行了SHA256运算。2009年3日18点15分,中本聪创建了BTC世界的第一个区块(block),然后密码朋克Hal Finney也是第一个接收中本聪发送BTC的人。

所以我们发现,区块链、Web3的起源,和这种协作、共享,为一个更好的世界节努力,初心其实都是一样的。

开源是Web3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说开源是Web3的基本特征呢?

首先,今天所有经受过考验的Web3项目和技术,都是开源的。需要让大家都能看到代码的具体情况,典型案例就是以太坊。项目不需要对用户隐藏任何内容。开源有助于项目具有完全的可见性和透明度。如果用户对特定项目中的某些内容有疑问,她可以轻松查看代码,用户可以在投资/交易中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公众眼中可见也意味着项目的开发人员应该尽最大努力提供高质量和无差错的代码。如果没有可见性,编码人员可以简单地开发错误和易受攻击的代码,没有人会注意到幕后发生的事情。

其次,就是避免重复造轮子。区块链、Web3像许多其他软件解决方案一样,没有必要在区块链项目中从头开始制作所有内容。这部分与区块链空间中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开源的事实有关。如果你有开发区块链项目的想法,并且有编码经验,你可以简单地浏览数千个可用的公共存储库,找到一个适合你需求的基本代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其中许多代码已经过审核,并且删除了典型的错误。这将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和能源。

最后,通过开源,开发人员可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收到更多的反馈和建议。开源社区的数百名开发人员或专家提供乐意帮助或与开源项目的迭代。对于资源有限的Web3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的机会。

Web3能否解决目前开源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先从几个事件来看,NPM是NodeJS包管理和分发工具,而faker.js和color.js是 npm 上非常知名的开源工具,每周下载量高达千万,作者是工程师 Marak Squires 。

Marak Squires 租的房子遭遇了一场大火,他的所有财产几乎全部丧失,尽管Marak Squires在推特上发布了求助,告诉大家已经无家可归,希望有人可以给他一些资助。但是,或许Marak并没有获得足够自己生活的资金,于是他在Github上公开谴责了免费使用他开源项目的大公司,之后的2022年初,Marak Squires一怒之下,破坏掉了自己的软件源代码,以至于所有人都无法使用它们。

2021年底,基于Java的日志记录框架Log4j出现了漏洞,这是一个开源的且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的框架,但这个漏洞导致基于JAVA的数十亿台设备可能会面临安全风险。尽管这这些事引起了业内的争议,但是也给很多人了一个反思的机会。

还有就是OpenSSL,这是有史以来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密码库项目。如果OpenSSL代码存在漏洞,全球三分之二的网站服务器将会受到影响。但是,OpenSSL这个开源项目不属于任何商业公司,每一行代码都依靠世界各地程序员们在闲暇周末的自愿贡献。最早 OpenSSL每年得到的捐款收入始终徘徊在可怜巴巴的两千美金。说出去大概没人会信,但最早这个保障了半个互联网安全的密码库项目实际上只雇得起两个全职员工。

大家最终意识到,今天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的正常运行,和被很多关键部门广泛应用的软件系统,高度依赖着开源爱好者们在业余时间无偿维护、用爱发电的软件。今天汽车上的车载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甚至到探月卫星和航空航天,几乎都靠Linux和安卓这样的开源项目,而这些坚持维护开源项目的工程师付出了很多努力,算得上是真的无名英雄,但他们却不一定能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那么,能否可以用Web3的模式,去探索解决今天开源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Web3目前有什么新的要素可以尝试使用?

首先,NFT,可以用来标记生产资料,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其次,DAO,也就是去中心化组织,DAO又是什么呢?我们把DAO先理解为一个新型的、建立在区块链上的新型组织形态,DAO没有中心化的管理者,就是这个组织里没有老板,没有CEO,通过智能合约把规则写在章程里,通过规则来运行,这也是Web3组织结构的一大特点。

最后,是Token,Token有物权、股权等属性,这种特殊属于Web3的属性,也给Web3的经济系统和金融模型提供了重要的创新要素,最近比较流行的“NFT”的T,就是Token的缩写。

如果存在去中心化的注册表,再加上一个信誉系统,并存在经济激励机制支持,是否可以暴露坏的软件参与者?并且奖励好的软件参与者?

这里我提了一个实际的案例:

Tea去中心化系统的简化视图Tea去中心化系统的简化视图

能否通过软件包管理器提供物质信息,以便开发者评估他们是否可以信任一个软件包及其作者。这种信息可能是基于声誉、社区赞誉、从去中心化身份(DID6)系统中检索的数据、其他包管理器或可能依赖网络参与者将经济价值置于风险之中的激励机制。Tea.xyz的工具、信息和奖励的组合,是否可以将公正地激励开发者,帮助刺激开源软件的增长,促进创新?

如何看待创新本身?

那么,在今天我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创新?如何看待新兴事物?包括如何理解所谓的泡沫?

首先,如果我们从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看,虽然互联网泡沫中有很多公司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当时蓬勃生态包括试错,也给后面的技术应用和创新应用奠定了很多基础。

第二个就是技术的叠加效应导致的创新,我们举个例子,从互联网迭代的过程,可以发现有的时候早期技术出现并不一定能马上做出改变世界的应用,而这些技术单点汇集在一起,彼此组合,却发展出很多伟大的产品。举个例子,TCP/IP是20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的,而DNS是1985年前后发明的,而直到1993年世界上最早的浏览器推出,这些技术才真正结合做出了改变技术历程和世界的产品。

平衡监管与创新

最后,全世界各个国家近几年的主题,都是要平衡好监管和创新。对于各国,保护普通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立场,因为我们会发现一些领域,特别是金融,今天所有我们看到法律法规都是有着它存在的道理的,通常是血的教训,核心就是要保护普通用户。

其次,就是也要给创新留有一定空间,并且努力和全球特别是技术应用接轨。

然后,其实没有人能真正预测未来,除了未来真正到来的那天。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技术,都是一点一点应用起来的,通过大家的努力和迭代,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们要重视创新,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趋势,同时也不能忽视目前存在各种问题,未来还是要继续探索的, 始终要努力往前走,解决问题,让整个开源和Web3都能变得更好。

分享至微信

作者:PA荐读 本文为PANews入驻专栏作者的观点,不代表PANews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 图片来源:PA荐读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收入DeFiVitalikWeb3.0DAO

展开全文
打开碳链价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碳链价值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0 3
Web 3.0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

详解 DID 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Web3 进入下一阶段的中间件 深度

详解 DID 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Web3 进入下一阶段的中间件

区块律动BlockBeats 2022-11-04 深度
去中心化身份Web 3.0
DeFi 还是有门槛的,未来并不会直接面向用户的。
下一代互联网 到底是Web3还是元宇宙? 深度

下一代互联网 到底是Web3还是元宇宙?

白话区块链 2022-11-04 深度
Web 3.0
一文厘清Web3、元宇宙、区块链之间的关系。
Web3.0打开去中心应用大门 深度

Web3.0打开去中心应用大门

区块律动BlockBeats 2022-11-02 深度
Web 3.0
基于区块链及相关技术的发展,Web3.0 渐行渐近。

碳链快讯更多 ›

2023-03-27

马云谈ChatGPT:要用人工智能去解决问题

2023-03-27

Gucci 与 Yuga Labs 达成合作,并计划于本周参与 Otherside

2023-03-27

知情人士: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香港分行或向加密公司提供银行服务

2023-03-27

上周有将近1.9亿美元投入加密行业初创公司

2023-03-26

马斯克对推特最新估值仅为 200 亿美元,不及收购价的一半

2023-03-25

美财长耶伦主持召开紧急金融稳定会议

2023-03-25

94岁的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去世,为「摩尔定律」提出者

2023-03-24

欧盟反洗钱法案对加密货币支付的限制恢复到最初版本

2023-03-24

Tether CTO:Tether Q1 利润约 7 亿美元,超额储备将达 16.6 亿美元

2023-03-24

CNBC 披露币安员工及志愿者引导用户规避 KYC 限制,币安回应会对违规人员采取行动

2023-03-24

Do Kwon 在塞尔维亚成立加密公司,检方正调查该公司是否用于洗钱

2023-03-24

OpenAI正为ChatGPT添加插件支持,允许使用第三方服务

2023-03-24

Cathie Wood 旗下方舟基金购买 1780 万美元 Coinbase 股票

2023-03-24

Character.AI完成1.5亿美元融资,a16z领投

2023-03-23

Do Kwon 已在黑山被逮捕

2023-03-23

美众议院:工作量证明挖矿是美国实现能源独立和持续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3-23

美国银行:区块链软件的下一步发展才刚刚开始

2023-03-23

中办、国办:加快推进区块链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2023-03-23

马斯克:需支付3 DOGE来参观飞船发射

2023-03-23

做市商Wintermute Trading已收到4000万枚ARB,并少量转入到交易所测试

2023-03-23

Coinbase首席法务官:美国SEC仍没有关于加密货币的明确规则手册

2023-03-23

美CFTC技术咨询委员会已在今日会议中听取加密公司对DeFi领域关键问题的介绍

2023-03-23

胜利证券获香港证监会同意可管理投资虚拟资产的投资组合

2023-03-23

Coinbase、Justin Sun今日均遭美SEC指控,希望寻求更透明的监管准则

2023-03-23

香港特区政府委任Nano Labs创始人孔剑平为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2023-03-23

高盛正用ChatGPT风格的AI工具来协助编写代码

2023-03-23

币安恢复收取比特币交易手续费

2023-03-23

Coinbase 已收到美 SEC 的韦尔斯通知,称其可能违反证券法

2023-03-23

美 SEC 指控孙宇晨及其三家全资公司,称其涉嫌非法销售证券和操控市场

2023-03-23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2023-03-23

Uniswap 推出 Mini Portfolio 功能,用户可以查看和管理自己资产

2023-03-22

Telegram 支持用户在聊天中发送 USDT

2023-03-22

英媒:硅谷银行首席风险官空缺长达8个月

2023-03-22

BitRock Capital 拟于第三季度完成 1 亿美元新基金募集,将投资 SaaS 及 Web3 领域

2023-03-22

俄罗斯加密交易所 Bitzlato 现允许用户最多提取 50% 比特币

2023-03-22

Race Capital 完成 1.81 亿美元二期基金募资,已投资 10 个项目

2023-03-22

OneCoin 前合规负责人被引渡美国受审,恐面临 40 年监禁

2023-03-22

韩国游戏巨头 Nexon 宣布在 Polygon 上推出 NFT 游戏 MapleStory Universe

2023-03-22

富士通提交涵盖数种加密货币服务的商标申请

2023-03-22

白宫公开抨击数字资产给消费者和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2023-03-22

数字资产交易公司 Crossover Markets 获得 635 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2023-03-22

Cathie Wood 的 Ark ETF 出售 1350 万美元的 Coinbase 股票

2023-03-22

索尼已申请 NFT 相关专利,支持 NFT 在不同的游戏和平台转移

2023-03-22

加密初创公司 Turnkey 从红杉资本和 Coinbase 获得 7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2023-03-22

美国参议员敦促监管机构对加密公司的「虚假审计」采取行动

2023-03-22

Magic Eden 推出比特币 NFT 市场

2023-03-22

Sushi DAO 收到美国 SEC 传票

2023-03-21

美国国税局正考虑是否对 NFT 征税

2023-03-21

谷歌宣布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Bard 与ChatGPT展开竞争

2023-03-21

链游开发商CCP Games完成4000万美元融资,a16z领投

推荐文章

  • 亲测京东天猫「元」化双11:流畅度不佳,购物效率低

    2022-11-14

  • 一文了解以太坊上海升级计划:确认开放质押提款, EIP 4844‌ 等仍待商议

    2022-11-14

  • FTX 的崩溃不应该是区块链技术来背锅

    2022-11-14

  • 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探索「元宇宙」的新窗口

    2022-11-14

  • 香港财政司司长:香港证监会已发牌给2家虚拟资产交易所、8家虚拟资产基金管理公司

    2022-11-14

价值号更多 ›

吉时通信
吉时通信
文章: 138
  • 从DNS到ENS:域名的Web3时代
  • Web3开发者的盛宴:斯坦福区块链周见闻
  • 以太坊生态之Layer2:技术融合,应用为王
链集市ChainMarket
链集市ChainMarket
文章: 206
  • 区块链产业周刊丨多边CBDC桥项目在香港取得进展;苹果修改App Store审核指南;推特推出新功能以支持数字资产
  • 区块链产业周刊丨百度区块链版权保护专利获授权;香港理工大学开设区块链技术理学硕士学位;2023 年北京全市重点工程启动征集
  • 区块链将改变会计行业游戏规则?
Unitimes
Unitimes
文章: 403
  • 以太坊 MEV 黑暗森林:从 Gas 战争到 PBS
  • 对话 Vitalik:合并后 以太坊的下一步是什么?
  • 为什么以太坊是最好的选择?
换一批

热门标签

新基建 比特币 以太坊 矿业 DeFi 共识对话 区块链+ 研报 美联储 央行数字货币 无限QE 加密衍生品 AI 云计算 大数据 5G 政策 交易所 稳定币 电子支付 Libra 算力产业 联盟链 公链 区块链 加密货币 Nervos Cosmos EOS STO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App内打开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Moshou

碳链价值是集资讯、行情、数据于一身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精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创新者和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0 碳链价值 京ICP备18046423号
下载碳链App

下载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打赏文章作者

支付宝打赏二维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打赏

# 热门搜索 #

CBDC 比特币 DeFi 以太坊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