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lph Kubli是总部位于瑞士的Casper协会的董事会成员,他认为金融系统急需透明度,而区块链可以提供这种透明度。幸运的是,行业正在意识到区块链的好处。BeInCrypto与Kubli进行了交谈,了解开放性、标准化和“智能金融合约”如何能够带来巨大的改变。
2007-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金融和技术领域的一个划时代的时刻。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使得整整一代人反对华尔街的过度行为。这一事件甚至催生了BTC,这是世界上第一种cryptocurrency,也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成功实现。
缺乏透明度导致金融危机
BTC的优点之一当然是它的透明度。它存在于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或者说区块链上,任何想要查看的人都可以看到。Kubli认为,这是2008年之前的金融体系所急需的一种透明度。“导致2008年崩盘的问题是金融产品中围绕现金流的不透明度,”他告诉BeInCrypto。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前,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缺乏透明度是一个定时炸弹。投资者和监管者难以评估这些复杂金融产品的质量和风险,导致市场信心丧失。银行将高风险产品作为安全产品出售。“但他们也捆绑了低质量的产品,”Kubli观察到。“投资者并不一定了解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一旦出现违约,就会对整个经济造成巨大的连锁反应。”
智能金融合约:比透明度更进一步
但是,如果透明度还不够呢?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许多即将到来的灾难的迹象对于那些关心的人来说是可见的。
诚然,评级机构给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分配了虚高的评级,打破了市场。然而,正如《大空头》的粉丝们所知道的,实际上捆绑在产品中的不良抵押贷款是可以看到的。毕竟,没有审查的透明度就像一本未读的开放的书。
这就是金融行业——特别是区块链——要比简单的透明度走得更远的动力所在。
“我们实际需要的是智能金融合约,”Kubli说。“如果建造得当,智能金融合约不仅编码了关于代币化金融资产的信息,而且还清楚地定义了金融合约各方的所有付款义务,即现金流。”普通的智能合约有点像自动售货机。就像当你按下正确的数字序列并支付相应的资金时,一件食物就会从货架上掉下来。它们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应用使得创建一个完全无需信任的金融系统成为可能。
然而,我们必须谨慎地使用这个术语。“目前使用的智能合约这个术语是一个误称。智能合约不一定是智能的,也不一定是合约,”Kubli说。简单来说,一个智能金融合约会通过包含交易的所有潜在缺点来降低风险。
Kubli认为,交易和证券化方面的创新将源于信息质量和价格发现效率的提高,利用机器可以读取和执行的条款表。他接着说:“全公司范围的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容易,系统性风险管理再次成为可能。整个系统将是透明的和可机器审计的,并且可以轻松地针对各种市场条件进行压力测试。不会有‘意外’或欺诈继续存在的空间。”。
大型机构正在取得进展
考虑到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在金融方面的引人注目的优势,为什么大型机构和银行没有更大程度地利用这项技术呢?Kubli认为实际上已经在采取行动了。
我认为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他说。“我们看到西门子推出了它的第一只数字债券,汇丰银行增强了它的队伍,为通证化的更大兴趣做准备,花旗集团预测到2030年,实物资产的通证化市场将达到4万亿至5万亿美元。”Kubli说,显然正在发生一种转变。
“再加上,贝莱德申请了一个现货BTC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英维斯科重新申请了批准提供一个现货BTC ETF,德意志银行在德国申请了一个数字资产许可证。通证化的回购合约应用程序正在为摩根大通和瑞银的客户运行。”在Kubli看来,争取一个更好的金融系统的另一个前线是标准化。这样,在检查一个金融产品的内部结构时——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一台计算机——就更容易理解和评估风险。
一个有着这个目标的组织,也是Kubli认为的“最好的例子”,就是ACTUS基金会。
“ACTUS是一个美国非营利组织,专门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成立,旨在创建一个标准化的算法定义金融工具的现金流模式,”Kubli说。“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开源标准,任何企业都可以使用。Casper协会现在正在努力将ACTUS标准与建立在Casper网络区块链上的项目集成起来,”他补充道。这是金融行业前进的方向,Kubli认为。
支付方面的创新不等于金融方面的创新
Kubli认为,行业对区块链革命感到激动是正确的。然而,一些在Crypto和区块链领域的人可能已经开始过早地庆祝了。对于Kubli和许多其他人来说,这场革命还没有完成。“区块链是自20世纪60年代银行引入计算机以来,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他说。
但是,人们往往错误地将支付方式的变化与金融创新混为一谈。后者涉及在一定时期内交换现金流。如果没有一个开源的、标准化的、算法化的基础金融工具的定义,这些新的DLT或基于区块链的轨道都不会被大规模采用,因为新的轨道只会给现有的参与者增加成本,而不会改变价值链,”他补充道。
原文由Josh Adams撰写,中文版本由链集市团队编译整理,英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文转载请联系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