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Beyond Crypto: Tokenization作者:Bank of America编译:WEEX
本文要点:
●当下的⾦融系统继续建⽴在集中式(公司所有)且分散的基础设施之上,需要第三⽅中介机构。但分布式账本技术 (DLT) 和区块链技术 (BCT) 应⽤(例如代币化)可以帮助促进这一传统基础设施的转型。●事实上,美银全球研究 (BofA Global Research) 预计,传统资产的代币化将在未来 5-15 年内重塑⾦融和⾮⾦融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和私⼈⾦融市场。企业正在利⽤这项技术来降低信⽤⻛险、优化供应链和提⾼数据透明度。●但挑战和⻛险依然存在。除了缺乏全球协同之外,监管和合规⻛险也可能会减缓代币化资产的采⽤。
代币化——基础设施的演变
当下的⾦融系统继续建⽴在集中式(公司所有)和分散的基础设施之上,需要 API 和第三⽅中介机构。这限制了效率、互操作性、创新和功能,并阻碍了资本的有效配置(图表 1)。

图表 1:传统⾦融基础设施
尽管⾦融资产的数字化始于 1971 年,当时纳斯达克引⼊了⽀持世界上第⼀个电⼦证券交易所的基础设施,但直到 2001 年,美国股市才完全过渡到资产价格小数化标记(原来是分数形式,改用小数形式来表示股价使得投资者能够以更精确的价格下单,提高了市场交易活跃度,WEEX.com 注),从⽽推动订单规模的缩⼩和流动性的提⾼。时⾄今⽇,仍有 27% 的结算系统使⽤ 20 多年前遗留下来的基础设施。
代币化(Tokenization)是指创建数字编程来表示传统⾦融和⾮⾦融资产的过程,这些资产可以在分布式账本或区块链上交换和追踪,也是许多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区块链技术(BCT)解决⽅案之⼀。我们预计,传统资产的代币化将在未来 5-15 年内改变⾦融和⾮⾦融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和私⼈⾦融市场,⽽⼴播、电视和电⼦邮件等其他颠覆性创新则需要 30 年才能获得大规模采⽤。
传统资产的代币化 ≠ crypto
区块链是⼀种分布式账本,它消除了对某些中介机构的需求,允许开放访问⽹络数据(公共)和访问⽹络(⽆需许可)。Memecoin 受到极⼤的关注,但区块链需要 crypto 代币来奖励⽹络参与者处理交易,并通过「利益攸关」确保参与者参与来保护⽹络安全。区块链记录了数字资产⽣态系统中存在的 26,000 多个代币所有权,但我们预计,现存 99% 的代币基本将在未来 10 年内消失。
相⽐之下,分布式账本提供可定制的基础设施,通过限制访问⽹络数据(私有)和限制访问⽹络(许可),促进受监管的⾦融机构(FI)和企业⽤例。分布式账本同样消除了对某些中介机构的需求,但不需要 crypto 代币来奖励⽹络参与者,参与者可能是⾦融机构联盟或企业联盟,处理交易或保护⽹络,因为参与者已经「利益攸关」。
欢迎来到代币经济
尽管去年数字资产市场出现调整,但⾦融机构、央⾏和企业的兴趣仍在,私有许可的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业加速发展。与公共⽆许可区块链相⽐,私有许可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将单独的系统整合成⼀个系统,并享受分布式(共享)账本提供的效率,具有增强的功能并降低了监管和声誉⻛险。我们预计,随着未捕获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机会成本增加,DLT/BCT 的实施将加速。
事实上,我们预计代币化资产将变得如此普遍,以⾄于「代币投资组合」将被简称为「投资组合」。为什么?
消费者可能会打开⼀个 App 来检查投资组合的实时市场价值,其中包括代币化美元、股票、公司债券以及位于不同大陆的私募股权基⾦和商业建筑的收益。在同⼀个 App 中,他们可以在下午 5:15 通过 24/7 结算的流动性⼆级市场,将 47.62765% 的私募股权出售给 20 个不同的买家。
⾦融机构正在利⽤这项技术来实现可定制的结算时间、降低信⽤⻛险并增加以前⾮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这只是个别例子。 DLT/BCT 还可以促进零售商更容易获取另类资产,以及创建改进的⾦融资产和应⽤程序,其中⼀些以前在经济上是不可⾏的(图表 2)。

图表 2:与数字资产⽣态系统相关的代币化。代币化资产和基⾦可以提⾼效率,从⽽推动数字资产的采⽤
根据我们的研究,企业 DLT/BCT 和代币化⽤例可能⽐⾦融机构⽤例更加多样化和⼴泛。事实上,⾃ 2020 年初以来,超过⼀半的财富 100 强公司已经启动了利⽤ DLT/BCT 的项⽬。各⾏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利⽤与⾦融机构相同的基础技术来增加收⼊,通过⾃动化⼿动流程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扩⼤潜在客群,提⾼客⼾忠诚度,抵消对⽓候变化的影响,打击假冒伪劣,并呼吁消费者和投资者关注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许多⾯临巨大颠覆⻛险或担⼼失去市场份额的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如何进⼊数字资产⽣态并采纳其⽤例。
私营部⻔实施 DLT/BCT 所需的专业知识
商业银行、投行和中央银⾏,机构投资者,企业和政府⽆法单独基于 DLT/BCT 构建新的⾦融系统,他们表示将利⽤私营部⻔推动数字资产创新,构建新的⾦融和⾮⾦融系统,并将底层技术整合到其流程中。我们预计 DLT/BCT 和代币化的受益者同时包括传统资产公司和数字资产公司,其中⼤多数⽬前是私营公司。然⽽,最⼤和最具粘性的收⼊机会可能存在于提供可定制的分布式账本平台和区块链⼦⽹络、成熟且经过审计的智能合约、⽹络安全、数字资产托管/钱包、预⾔机⽹络、管理系统和云存储的基础设施服务商⾝上。
采⽤ DLT/BCT 的驱动因素
1)提⾼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企业可以结合 DLT/BCT、智能合约和代币化来⾃动化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动流程,并减少追踪商品来源所需的时间。未来,DLT/BCT 还可能实现企业⾏为的⾃动化,例如息票和股息⽀付以及投票,从⽽降低运营成本。付款可能与代币化商品的交付或 GPS 位置、使⽤物联⽹ (IoT) 设备⾃动补充库存以及触发保险赔付的事件相关联。诸如销售税之类的间接税可以在销售点直接缴给政府。
DLT/BCT ⽀持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创建新的、更⾼效的产品和应⽤,这些产品和应⽤如果基于当下⾦融系统来创建的话,过于昂贵或不切实际。
2)实时结算
代币化和智能合约通过⼤部分清算和结算流程的⾃动化,实现代币化资产的原⼦(同步)结算,包括⾦融机构的⽀付信息(提供路由信息和付款⼈/收款⼈⾝份识别,遵守 AML和 KYC 要求以及客⼾账⼾的贷⽅和借⽅)。我们预计,实时结算将降低信⽤⻛险,降低融资、结算和运营成本,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零售可及性。
通过从递延净额结算(DNS)流程过渡到实时总结算(RTGS)流程,缩短结算时间或实现实时结算,可为交易对手带来降低信用风险等好处,但代价是增加了流动性风险。根据我们的研究,结算成本每年上升约 14%,每天有 5%-10% 的交易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人为错误和平均交易路由的 7 个不可互操作系统,这表明支持实时或可定制结算的分布式(共享)分类账具有重大意义。
3)碎⽚化
过去 5 年,电⼦交易和小数化降低了平均订单规模,从⽽提⾼了流动性。代币化可实现⼩数点后 18 位的细分,预计将把⾮流动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资产,增加零售和机构对私募股权、房产、蓝筹艺术品和碳排放额等另类投资的敞⼝,并推动形成更⾼效、流动性更强的⼀⼆级市场。碎⽚化还可以使银⾏和投资者更快地重新分配资本,并重新平衡投资组合。
4)无障碍
代币化、碎片化和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还可能增加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以前流动性差或定价效率低下的另类资产的敞⼝,如商业房地产、蓝筹艺术品、碳排放额和特许权使用费。这些资产的代币化降低了进入门槛,提高了流动性,并在投资者希望多元化投资或退出投资时,可以有效地重新分配资本。否则的话,完全退出一支私募基金投资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当今中⼼化、分散且不可互操作的⾦融系统也为计划构建⾦融应⽤的公司设置了很⾼的进⼊壁垒。然⽽,可互操作的应⽤程序可以构建在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之上,从⽽能够开发在当前⾦融系统上创建起来过于昂贵或不切实际的应⽤。
5)透明度
区块链交易是不可篡改的记录,对于那些拥有适当数据科学和量化⼯具的⼈来说是透明的,这使得在数百万个地址和数⼗条区块链之间分析数百万笔交易成为可能。数据透明度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并与高流动性相结合,从⽽实现更有效的价格发现,特别是对于以前流动性差的资产。
此外,区块链提供的透明度还可以使执法机构能够在犯罪发⽣数年后有效追踪被盗代币和⾮法资⾦的流动。分布式账本提供的透明度还可以为政府和中央银⾏提供实时跟踪消费者⾏为和通货膨胀的能⼒,⽽不是使⽤滞后数据,并使企业能够将其供应链代币化,从⽽提⾼效率并降低成本(图表 3)。

图表 3:供应链的未来状态——参与者维护分布式(共享)基础设施
挑战和⻛险
尽管势头强劲,但关键挑战和⻛险可能会减缓 DLT/BCT 和代币化资产的采⽤。我们认为,监管和合规(监管和法律框架阻碍代币化资产⼴泛采⽤的⻛险)为主要⻛险,⽽安全性、缺乏全球协同和流动性不⾜为次要⻛险。
1)监管⻛险
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缺乏全⾯、协调的监管框架是短期内主流数字资产采⽤的最⼤阻⼒。拥有全⾯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可能会激励数字资产公司搬迁过去,但这些公司仍需要应对因地区差异和数字资产监管不⼀致⽽带来的复杂性。例如,在欧盟新实施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监管框架下受监管的代币,可能不符合美国的监管规定。遵守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的现有法规,必须在数据存储的可审计性和隐私性以及欧盟《通⽤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的被遗忘权之间取得平衡。(WEEX.com 注:「被遗忘权」指个人有权要求搜索引擎等平台去除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内容。GDPR 第 17 条规定的「删除权」与「被遗忘权」的权利相似。)
此外,监管的复杂性可能会给传统资产的代币化带来阻⼒。不同的资产类别受到地区和全球不同监管要求的约束,但代币如何分类(证券或商品)仍不清晰。银⾏和机构对合规性的关注可能会减缓 DLT/BCT 的整合以及将代币化扩展到效率相对更⾼的其他资产类别,除⾮ DLT/BCT 提供的好处显着超过监管⻛险。
当然,随着监管分类和要求逐渐明确,代币分类缺乏清晰度预计不会成为传统资产代币化的阻⼒。
2)法律⻛险
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法律问题仍未解决,也未经法院检验,这也给消费者保护带来了模糊性。首先,智能合约的法律影响仍不明确。智能合约可能会在未经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转移资产所有权。
此外,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使智能合约能够以可验证的方式安全地访问真实世界的数据,如市场价格和天气。如果提供定价数据的预言机发生故障,或者输入智能合约的市场价格被操纵,受影响的各方是否有权获得损害赔偿?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在法庭上解决,但智能合约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引发了对可执行性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的担忧。
3)安全
尽管黑客攻击、盗窃和非法活动在数字资产交易中所占的比例普遍低于 1%,但因智能合约中的软件漏洞被利用而导致的重大黑客攻击事件,仍可能会迫使金融机构和企业重新考虑 DLT/BCT 的实施风险。
智能合约是软件,是软件就可能存在 bug,从⽽导致漏洞。漏洞赏⾦、审计和保险可以降低盗窃⻛险,但针对机构使⽤⽽优化的私⼈许可分布式账本中的漏洞一旦被利⽤,仍将对⾏业可信度造成重⼤冲击。
4)全球协同
缺乏与通⽤标准相关的全球协同可能会导致代币化资产和平台⽆法相互操作。缺乏全球协同可能产⽣的⻛险包括,可能⽆法提⾼效率并降低与结算、流动性、信⽤/流动性⻛险、融资成本和跨境⽀付/转账相关的成本。分布式账本可以与一些平台互操作,但不能与另一些平台互操作,或者阻⽌某些⾦融机构进⼊而允许另一些进入,这可能会抑制新的市场进⼊者和经济竞争,提⾼银⾏系统的集中度,巩固国家之间的贸易伙伴,同时将新兴经济体排除在全球⾦融体系之外。
5)流动性
传统资产的代币化可能会推动以前⾮流动资产(例如私募股权基⾦或商业建筑的权益、特许权使⽤费、碳排放额和蓝筹艺术品)⼆级市场的形成。但我们认为,为了代币化⽽代币化是⼀种资源浪费,在没有⾜够流动性的情况下形成⼆级市场带来的好处有限,不太可能实现效率和成本效益。同样,企业可能会发⾏代币化债券(tokenized bonds),但如果没有⾜够的流动性,投资者的境况可能会⽐通过传统发⾏⽅式购买债券更加糟糕。
不过,随着采⽤的加速,对流动性的担忧可能会减少。
6)资本的高效配置
DLT/BCT 和代币化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层⾯以及跨⾦融和⾮⾦融市场推动更有效的资本配置。透明度和可及性的提⾼,以及实时结算和对中介机构需求的减少,可能会推动跨⾏业竞争的加剧,从⽽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更低的价格。
例如,DLT/BCT、智能合约、代币化和碎⽚化使新兴艺术家能够通过发⾏代币来获取资本进⼊资本市场。成千上万的粉丝可以购买代币,为艺术家提供资⾦,以换取未来的录⾳甚⾄未来专辑收⼊的⼀部分,使⾳乐家能够⾃筹资⾦,个⼈投资者能够投资于个⼈艺术家。
7)⾃我托管
由于⽆法⾃托管资产,转移资产成为⼀个耗时的过程,可能需要⼤量的⽂书⼯作。将所持股权或其他资产作为贷款抵押品也很耗时,并且需要中介机构。但从⻓远来看,在不需要银⾏等中介机构的情况下质押代币化资产作为抵押品,可能会降低传统贷⽅和借款⼈的交易对⼿⻛险和利率。
未来是什么?
代币化只是众多 DLT/BCT 应⽤之⼀,但可能会为⾦融和⾮⾦融产品带来新的、更⾼效的⼀⼆级市场。在不久的将来,投资组合可能还包括:多元化蓝筹艺术基⾦、碳排放额、为持有⼈提供现⾦流的代币、⽀持智能合约启用的区块链操作系统代币。尽管我们还处于基础设施和应⽤程序重⼤变⾰的早期,但代币化可以重塑价值的转移、结算和存储⽅式。
[繁體中文]
WEEX編譯|美銀報告:未來不一定是加密的,但一定是代幣化的
原文標題:Beyond Crypto: Tokenization作者:Bank of America編譯:WEEX.com
本文要點:
當下的⾦融系統繼續建⽴在集中式(公司所有)且分散的基礎設施之上,需要第三⽅中介機構。但分布式帳本技術 (DLT) 和區塊鏈技術 (BCT) 應⽤(例如代幣化)可以幫助促進這一傳統基礎設施的轉型。事實上,美銀全球研究 (BofA Global Research) 預計,傳統資產的代幣化將在未來 5-15 年內重塑⾦融和⾮⾦融基礎設施以及公共和私⼈⾦融市場。企業正在利⽤這項技術來降低信⽤風險、優化供應鏈和提⾼數據透明度。但挑戰和風險依然存在。除了缺乏全球協同之外,監管和合規風險也可能會減緩代幣化資產的采⽤。
代幣化——基礎設施的演變
當下的⾦融系統繼續建⽴在集中式(公司所有)和分散的基礎設施之上,需要 API 和第三⽅中介機構。這限制了效率、互操作性、創新和功能,並阻礙了資本的有效配置(圖表 1)。
圖表 1:傳統⾦融基礎設施
盡管⾦融資產的數字化始於 1971 年,當時納斯達克引⼊了⽀持世界上第⼀個電⼦證券交易所的基礎設施,但直到 2001 年,美國股市才完全過渡到資產價格小數化標記(原來是分數形式,改用小數形式來表示股價使得投資者能夠以更精確的價格下單,提高了市場交易活躍度,WEEX.com 註),從⽽推動訂單規模的縮⼩和流動性的提⾼。時⾄今⽇,仍有 27% 的結算系統使⽤ 20 多年前遺留下來的基礎設施。
代幣化(Tokenization)是指創建數字編程來表示傳統⾦融和⾮⾦融資產的過程,這些資產可以在分布式帳本或區塊鏈上交換和追蹤,也是許多分布式帳本技術(DLT)和區塊鏈技術(BCT)解決⽅案之⼀。我們預計,傳統資產的代幣化將在未來 5-15 年內改變⾦融和⾮⾦融基礎設施以及公共和私⼈⾦融市場,⽽⼴播、電視和電⼦郵件等其他顛覆性創新則需要 30 年才能獲得大規模采⽤。
傳統資產的代幣化 ≠ crypto
區塊鏈是⼀種分布式帳本,它消除了對某些中介機構的需求,允許開放訪問⽹絡數據(公共)和訪問⽹絡(⽆需許可)。Memecoin 受到極⼤的關註,但區塊鏈需要 crypto 代幣來獎勵⽹絡參與者處理交易,並通過「利益攸關」確保參與者參與來保護⽹絡安全。區塊鏈記錄了數字資產⽣態系統中存在的 26,000 多個代幣所有權,但我們預計,現存 99% 的代幣基本將在未來 10 年內消失。
相⽐之下,分布式帳本提供可定制的基礎設施,通過限制訪問⽹絡數據(私有)和限制訪問⽹絡(許可),促進受監管的⾦融機構(FI)和企業⽤例。分布式帳本同樣消除了對某些中介機構的需求,但不需要 crypto 代幣來獎勵⽹絡參與者,參與者可能是⾦融機構聯盟或企業聯盟,處理交易或保護⽹絡,因為參與者已經「利益攸關」。
歡迎來到代幣經濟
盡管去年數字資產市場出現調整,但⾦融機構、央⾏和企業的興趣仍在,私有許可的分布式帳本和區塊鏈⾏業加速發展。與公共⽆許可區塊鏈相⽐,私有許可分布式帳本和區塊鏈⼦⽹將單獨的系統整合成⼀個系統,並享受分布式(共享)帳本提供的效率,具有增強的功能並降低了監管和聲譽風險。我們預計,隨著未捕獲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機會成本增加,DLT/BCT 的實施將加速。
事實上,我們預計代幣化資產將變得如此普遍,以⾄於「代幣投資組合」將被簡稱為「投資組合」。為什麽?
消費者可能會打開⼀個 App 來檢查投資組合的實時市場價值,其中包括代幣化美元、股票、公司債券以及位於不同大陸的私募股權基⾦和商業建築的收益。在同⼀個 App 中,他們可以在下午 5:15 通過 24/7 結算的流動性⼆級市場,將 47.62765% 的私募股權出售給 20 個不同的買家。
⾦融機構正在利⽤這項技術來實現可定制的結算時間、降低信⽤風險並增加以前⾮流動資產的流動性,這只是個別例子。 DLT/BCT 還可以促進零售商更容易獲取另類資產,以及創建改進的⾦融資產和應⽤程序,其中⼀些以前在經濟上是不可⾏的(圖表 2)。
圖表 2:與數字資產⽣態系統相關的代幣化。代幣化資產和基⾦可以提⾼效率,從⽽推動數字資產的采⽤
根據我們的研究,企業 DLT/BCT 和代幣化⽤例可能⽐⾦融機構⽤例更加多樣化和⼴泛。事實上,⾃ 2020 年初以來,超過⼀半的財富 100 強公司已經啟動了利⽤ DLT/BCT 的項⽬。各⾏業的企業越來越多地利⽤與⾦融機構相同的基礎技術來增加收⼊,通過⾃動化⼿動流程降低成本,優化供應鏈,擴⼤潛在客群,提⾼客⼾忠誠度,抵消對⽓候變化的影響,打擊假冒偽劣,並呼籲消費者和投資者關註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許多⾯臨巨大顛覆風險或擔⼼失去市場份額的公司,正在積極探索如何進⼊數字資產⽣態並采納其⽤例。
私營部⻔實施 DLT/BCT 所需的專業知識
商業銀行、投行和中央銀⾏,機構投資者,企業和政府⽆法單獨基於 DLT/BCT 構建新的⾦融系統,他們表示將利⽤私營部⻔推動數字資產創新,構建新的⾦融和⾮⾦融系統,並將底層技術整合到其流程中。我們預計 DLT/BCT 和代幣化的受益者同時包括傳統資產公司和數字資產公司,其中⼤多數⽬前是私營公司。然⽽,最⼤和最具粘性的收⼊機會可能存在於提供可定制的分布式帳本平台和區塊鏈⼦⽹絡、成熟且經過審計的智能合約、⽹絡安全、數字資產托管/錢包、預⾔機⽹絡、管理系統和雲存儲的基礎設施服務商⾝上。
采⽤ DLT/BCT 的驅動因素
1)提⾼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企業可以結合 DLT/BCT、智能合約和代幣化來⾃動化與供應鏈管理相關的⼿動流程,並減少追蹤商品來源所需的時間。未來,DLT/BCT 還可能實現企業⾏為的⾃動化,例如息票和股息⽀付以及投票,從⽽降低運營成本。付款可能與代幣化商品的交付或 GPS 位置、使⽤物聯⽹ (IoT) 設備⾃動補充庫存以及觸發保險賠付的事件相關聯。諸如銷售稅之類的間接稅可以在銷售點直接繳給政府。
DLT/BCT ⽀持的基礎設施還可以創建新的、更⾼效的產品和應⽤,這些產品和應⽤如果基於當下⾦融系統來創建的話,過於昂貴或不切實際。
2)實時結算
代幣化和智能合約通過⼤部分清算和結算流程的⾃動化,實現代幣化資產的原⼦(同步)結算,包括⾦融機構的⽀付信息(提供路由信息和付款⼈/收款⼈⾝份識別,遵守 AML和 KYC 要求以及客⼾帳⼾的貸⽅和借⽅)。我們預計,實時結算將降低信⽤風險,降低融資、結算和運營成本,提升資本配置效率和零售可及性。
通過從遞延凈額結算(DNS)流程過渡到實時總結算(RTGS)流程,縮短結算時間或實現實時結算,可為交易對手帶來降低信用風險等好處,但代價是增加了流動性風險。根據我們的研究,結算成本每年上升約 14%,每天有 5%-10% 的交易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是人為錯誤和平均交易路由的 7 個不可互操作系統,這表明支持實時或可定制結算的分布式(共享)分類帳具有重大意義。
3)碎⽚化
過去 5 年,電⼦交易和小數化降低了平均訂單規模,從⽽提⾼了流動性。代幣化可實現⼩數點後 18 位的細分,預計將把⾮流動資產轉化為流動性資產,增加零售和機構對私募股權、房產、藍籌藝術品和碳排放額等另類投資的敞⼝,並推動形成更⾼效、流動性更強的⼀⼆級市場。碎⽚化還可以使銀⾏和投資者更快地重新分配資本,並重新平衡投資組合。
4)無障礙
代幣化、碎片化和二級市場流動性的提高還可能增加散戶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對以前流動性差或定價效率低下的另類資產的敞⼝,如商業房地產、藍籌藝術品、碳排放額和特許權使用費。這些資產的代幣化降低了進入門檻,提高了流動性,並在投資者希望多元化投資或退出投資時,可以有效地重新分配資本。否則的話,完全退出一支私募基金投資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當今中⼼化、分散且不可互操作的⾦融系統也為計劃構建⾦融應⽤的公司設置了很⾼的進⼊壁壘。然⽽,可互操作的應⽤程序可以構建在分布式帳本和區塊鏈之上,從⽽能夠開發在當前⾦融系統上創建起來過於昂貴或不切實際的應⽤。
5)透明度
區塊鏈交易是不可篡改的記錄,對於那些擁有適當數據科學和量化⼯具的⼈來說是透明的,這使得在數百萬個地址和數⼗條區塊鏈之間分析數百萬筆交易成為可能。數據透明度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並與高流動性相結合,從⽽實現更有效的價格發現,特別是對於以前流動性差的資產。
此外,區塊鏈提供的透明度還可以使執法機構能夠在犯罪發⽣數年後有效追蹤被盜代幣和⾮法資⾦的流動。分布式帳本提供的透明度還可以為政府和中央銀⾏提供實時跟蹤消費者⾏為和通貨膨脹的能⼒,⽽不是使⽤滯後數據,並使企業能夠將其供應鏈代幣化,從⽽提⾼效率並降低成本(圖表 3)。
圖表 3:供應鏈的未來狀態——參與者維護分布式(共享)基礎設施
挑戰和風險
盡管勢頭強勁,但關鍵挑戰和風險可能會減緩 DLT/BCT 和代幣化資產的采⽤。我們認為,監管和合規(監管和法律框架阻礙代幣化資產⼴泛采⽤的風險)為主要風險,⽽安全性、缺乏全球協同和流動性不⾜為次要風險。
1)監管風險
我們的研究表明,全球缺乏全⾯、協調的監管框架是短期內主流數字資產采⽤的最⼤阻⼒。擁有全⾯監管框架的司法管轄區可能會激勵數字資產公司搬遷過去,但這些公司仍需要應對因地區差異和數字資產監管不⼀致⽽帶來的覆雜性。例如,在歐盟新實施的加密資產市場(MiCA)監管框架下受監管的代幣,可能不符合美國的監管規定。遵守分布式帳本和區塊鏈的現有法規,必須在數據存儲的可審計性和隱私性以及歐盟《通⽤數據保護條例》(GDPR)規定的被遺忘權之間取得平衡。(WEEX.com 註:「被遺忘權」指個人有權要求搜索引擎等平台去除與個人信息相關的內容。GDPR 第 17 條規定的「刪除權」與「被遺忘權」的權利相似。)
此外,監管的覆雜性可能會給傳統資產的代幣化帶來阻⼒。不同的資產類別受到地區和全球不同監管要求的約束,但代幣如何分類(證券或商品)仍不清晰。銀⾏和機構對合規性的關註可能會減緩 DLT/BCT 的整合以及將代幣化擴展到效率相對更⾼的其他資產類別,除⾮ DLT/BCT 提供的好處顯著超過監管風險。
當然,隨著監管分類和要求逐漸明確,代幣分類缺乏清晰度預計不會成為傳統資產代幣化的阻⼒。
2)法律風險
與資產所有權相關的法律問題仍未解決,也未經法院檢驗,這也給消費者保護帶來了模糊性。首先,智能合約的法律影響仍不明確。智能合約可能會在未經法律允許的情況下轉移資產所有權。
此外,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使智能合約能夠以可驗證的方式安全地訪問真實世界的數據,如市場價格和天氣。如果提供定價數據的預言機發生故障,或者輸入智能合約的市場價格被操縱,受影響的各方是否有權獲得損害賠償?這些問題很可能會在法庭上解決,但智能合約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引發了對可執行性以及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的擔憂。
3)安全
盡管黑客攻擊、盜竊和非法活動在數字資產交易中所占的比例普遍低於 1%,但因智能合約中的軟件漏洞被利用而導致的重大黑客攻擊事件,仍可能會迫使金融機構和企業重新考慮 DLT/BCT 的實施風險。
智能合約是軟件,是軟件就可能存在 bug,從⽽導致漏洞。漏洞賞⾦、審計和保險可以降低盜竊風險,但針對機構使⽤⽽優化的私⼈許可分布式帳本中的漏洞一旦被利⽤,仍將對⾏業可信度造成重⼤沖擊。
4)全球協同
缺乏與通⽤標準相關的全球協同可能會導致代幣化資產和平台⽆法相互操作。缺乏全球協同可能產⽣的風險包括,可能⽆法提⾼效率並降低與結算、流動性、信⽤/流動性風險、融資成本和跨境⽀付/轉帳相關的成本。分布式帳本可以與一些平台互操作,但不能與另一些平台互操作,或者阻⽌某些⾦融機構進⼊而允許另一些進入,這可能會抑制新的市場進⼊者和經濟競爭,提⾼銀⾏系統的集中度,鞏固國家之間的貿易夥伴,同時將新興經濟體排除在全球⾦融體系之外。
5)流動性
傳統資產的代幣化可能會推動以前⾮流動資產(例如私募股權基⾦或商業建築的權益、特許權使⽤費、碳排放額和藍籌藝術品)⼆級市場的形成。但我們認為,為了代幣化⽽代幣化是⼀種資源浪費,在沒有⾜夠流動性的情況下形成⼆級市場帶來的好處有限,不太可能實現效率和成本效益。同樣,企業可能會發⾏代幣化債券(tokenized bonds),但如果沒有⾜夠的流動性,投資者的境況可能會⽐通過傳統發⾏⽅式購買債券更加糟糕。
不過,隨著采⽤的加速,對流動性的擔憂可能會減少。
6)資本的高效配置
DLT/BCT 和代幣化可以在宏觀和微觀層⾯以及跨⾦融和⾮⾦融市場推動更有效的資本配置。透明度和可及性的提⾼,以及實時結算和對中介機構需求的減少,可能會推動跨⾏業競爭的加劇,從⽽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更低的價格。
例如,DLT/BCT、智能合約、代幣化和碎⽚化使新興藝術家能夠通過發⾏代幣來獲取資本進⼊資本市場。成千上萬的粉絲可以購買代幣,為藝術家提供資⾦,以換取未來的錄⾳甚⾄未來專輯收⼊的⼀部分,使⾳樂家能夠⾃籌資⾦,個⼈投資者能夠投資於個⼈藝術家。
7)⾃我托管
由於⽆法⾃托管資產,轉移資產成為⼀個耗時的過程,可能需要⼤量的⽂書⼯作。將所持股權或其他資產作為貸款抵押品也很耗時,並且需要中介機構。但從⻓遠來看,在不需要銀⾏等中介機構的情況下質押代幣化資產作為抵押品,可能會降低傳統貸⽅和借款⼈的交易對⼿風險和利率。
未來是什麽?
代幣化只是眾多 DLT/BCT 應⽤之⼀,但可能會為⾦融和⾮⾦融產品帶來新的、更⾼效的⼀⼆級市場。在不久的將來,投資組合可能還包括:多元化藍籌藝術基⾦、碳排放額、為持有⼈提供現⾦流的代幣、⽀持智能合約啟用的區塊鏈操作系統代幣。盡管我們還處於基礎設施和應⽤程序重⼤變⾰的早期,但代幣化可以重塑價值的轉移、結算和存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