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版 | 繁體版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  
  • 首页
  • 快讯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深度
  • 入驻价值号
  • 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App

  • 登录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导航
  • 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
  • 价值号
  • 视频
  • 专题
  • DeFi优选
碳链价值APP
专注服务于金融科技和区块链
立即打开

消费者如何学习驾驭新金融技术:来自工资账户的证据

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  •  2021-02-05
没有经验的消费者如何学习使用一种新的金融技术?

作者| Emily BrezaMartin KanzLeora F. Klapper等,编译| 段芳芳

来源|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在过去的十年里,消费金融产品的使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虽然家庭可用的金融工具选择范围增加,但人们普遍担心金融中介会剥削没有经验的消费者。没有经验的消费者如何学习使用一种新的金融技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对此在孟加拉国做了一项实地试验并发表《学习驾驭新的金融技术:来自工资账户的证据》来展示试验结果。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微信ID:ruc_fintech)对文章核心部分进行了编译。

摘要

没有经验的消费者如何学习使用一种新的金融技术?本文展示了一项实地试验的结果,该试验在大部分没有银行账户的孟加拉国工厂工人中引入了工资账户。在试验中,实验组的工人每月通过银行或移动货币账户自动获得工资,而对照组的工人继续以现金形式获得工资,对照组中一部分工人获得一个没有自动工资支付的账户。我们发现接触工资账户会使得账户使用和消费者学习增加。那些接受具有自动工资支付功能账户的人将学会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使用该账户,并开始使用更广泛的账户功能,还将学会避免在新兴的消费金融市场中常见的非法费用。这些试验产生了实际效果,增加了储蓄,提高了应对意外经济冲击的能力。我们进行了一项额外的审计研究,并从消费者的学习中发现了市场外部性的潜在证据:在具有较高工资账户渗透率的地区,移动货币代理不太可能向没有经验的客户过度收费。这表明规模引进工资账户具有潜在的均衡效应。

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里,消费金融产品的使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在此期间,大约有12亿成年人获得了银行或移动货币账户。虽然家庭可用的金融工具选择范围增加,但人们也普遍担心金融中介会通过剥削没有经验的消费者而获利。在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如此,在消费者体验和复杂程度差异巨大的背景下,金融渠道迅速增加。

新金融产品和技术的激增伴随着关于权限访问和消费者保护之间权衡的广泛辩论。一些监管机构认为掠夺性做法已经普遍到足以采取措施对访问、收费和产品特性进行彻底限制——这可能会以牺牲更广泛金融包容性为代价。另一方面,主张放松监管的一方则主张以信息为基础制定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提高透明度以增强消费者的知识和复杂性。

这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随着新金融技术的大规模引入和日常使用,不加干涉的“边做边学”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减轻消费者的风险。研究该问题之所以具有挑战性是因为:首先,通常新金融技术的采取和积极使用需要在访问方面拥有外生变化的环境,以及激励人们参与该技术以识别消费者学习的动机。其次,许多类型的消费者保护风险,例如向中介机构的附带付款,很难在行政数据中观察到,这可能需要采取调查、审计研究的方式和使用其他非传统数据才能准确衡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在引进工资账户的背景下研究消费者的学习。工资账户是一种简单的金融技术,目前正在根据需求向全球数百万工人推广,以响应供应链透明度的增加和应对新冠肺炎大范围感染的现状。我们对孟加拉国的工厂受薪工人进行了实地试验,在研究之前,他们的工资全部以现金形式领取。在试验中,工人被随机分配,或继续领取现金工资,或开始通过银行或移动货币工资账户领取工资。我们使用调查小组和行政数据来衡量试验对学习和现实成果的影响。我们还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来了解哪些类型的消费者能够通过接触工资账户可以更有效地学习使用金融技术。此外,我们还通过补充审计研究来检验消费者学习在市场层面的影响,该研究考察了随着市场中消费者复杂性的增加以及消费者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性的降低,非法额外收费的发生率是如何变化的。

我们发现了消费者由于通过积极参与金融技术引发学习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工资账户提高了客户的积极参与度,并使消费者学会如何利用该技术的特性为他们带来优势。虽然直接存款会机械地导致更多的取款和提款交易,但试验组的参与者也会进行更多的存款、转账交易,并积累更高的账户余额。我们记录了消费者学习的两个主要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外部交易,它是指工人在工作场所以外进行交易的可能性的指标,在工作场所之外,访问账户的请求不容易获得。第二个学习成果是直接交易侧重于移动账户,并衡量参与者是否学会在没有移动货币代理帮助下通过他们的账户进行交易,从而减少在消费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非法额外收费。我们发现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学习效果。那些可以直接存入移动账户的人不太可能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昂贵的场外转账,且平台禁止这种交易,但在我们的工人群体中这种做法非常普遍。值得注意的是,试验不会改变给他人转账的次数或频率。此外,直接存款相对于仅账户对非法费用产生的不同影响不能仅用交易成本的差异来解释。因此,直接存款可以引导人们了解金融账户,并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在监管消费者交易能力有限的环境中常见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接受工资账户对学习和消费者保护的影响会带来信任程度的变化,这是由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将1000孟加拉塔卡(12美元)留在账户中来衡量的。这种效应在移动货币账户中最为明显。研究中使用了更多新颖且技术要求更高的账户类型。虽然对银行账户的基准信任度(56%)大大高于对移动货币账户的信任度(38%),但我们的干预几乎完全消除了拥有工资账户的个人的信任差距。

我们的试验还会影响现实结果,包括储蓄和应对意外冲击的能力。在所有可测量的时间范围内,将工资支付到正式账户会导致正式和整体储蓄的大幅增加。具体而言,我们的干预措施将储蓄的可能性提高了4-11个百分点,并使个人在正式账户中储蓄的可能性从25%增加了1倍多。相比之下,随意地提供一个账户对储蓄的影响就小得多,而且往往无法察觉。我们的结果表明,工人既可以将资源从非正式工具转移到正式工具,又可以通过减少可自由支配的消费来产生新的储蓄,这是接受直接存款工资支付的结果。根据以往研究,在账户所有权和储蓄方面,有证据表明试验提高了工人的平稳消费能力。接受直接存款账户的工人表明,与之前相比,他们出现由于缺乏资源而无法减轻意外冲击的情况减少了。但是,我们无法从统计学上将这些影响与“仅拥有账户”组区分开。

在分析的第二部分,我们研究了哪些特征决定了个人学习优化使用技术的能力。我们不是逐个特征地检验试验效果异质性,而是使用Chernozhukov等人(2018)提出的机器学习方法来让数据揭示异质性。在主要的储蓄和消费平滑结果中没有发现异质性,这表明所有群体在敞口方面的收益均等。机器学习程序确实检测到了对消费和消费者学习的不同影响。有趣的是,机器学习工具将样本分为“储蓄者”和“学习者”。“储蓄者”削减可自由支配的消费以产生新的储蓄,但不会在实践中获得大量的学习收益,而“学习者”不会削减同样多的消费,但会在实践中获得大量的学习收益。“储蓄者”更有可能是女性、父母、家庭资源控制水平较低的人,以及教育水平和接触金融产品经验较低的人。相比之下,“学习者”更有可能是男性、没有孩子的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以及有金融实践经验的人。

最后,我们试图得出消费者学习是否在市场上产生了积极的外部性。我们通过在试验地点附近的社区中进行的审计研究来检验这个问题,这些研究在当地采用的工资账户水平有所不同。在审计研究中,工厂工人被分配去接触位于工资账户渗透率为中等水平的移动货币代理商,并通过简单的金融交易寻求帮助。我们发现,在工资账户渗透率较高的地区,移动货币代理商向经验不足的工人收取过多费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具体而言,在工资账户渗透率处于中位数以上的区域,同一名工人被多收费用的可能性降低了1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在控制供应方因素(如代理网络的密度)下是稳健的,表明随着普通用户对市场更加了解,不成熟的用户将从中受益,这意味着消费者学习的正外部性。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当雇主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财务经验不足的消费者可以从工资账户中受益匪浅。工资账户的好处来自两个不同的渠道:账户所有权的直接收益,以及“边干边学”的收益,这些收益产生了切实的消费者保护收益。因此,补贴而不是限制新金融技术的使用可能是减少某些类型的消费者保护风险的有效办法。研究结果还表明,稀缺的监管资源应该投向哪里——女性以及金融包容性和经验较少的人群。

实证策略

试验是在个体随机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形式的简单回归来估计工资账户的影响:

其中,Yi是计算利息后结果,Ti,acct等于1若个人i被分配到银行或移动账户试验组,变量Ti,payroll等于1若个人i被分配到银行或移动工资单账户试验组。X是控制向量,我们使用的调查数据包括基线YiBL的结果变量的值,εi是随机误差项。在本模型中,系数γpayroll衡量直接存款工资支付的工资账户的影响。

在我们使用行政数据而不是调查结果来估计试验效果的情况下,我们使用回归分析,其中在随机分配的账户开户日期之前的时间段内,指标Ti,acct和Ti,payroll的值为零,此后等于1。这意味着在模型中,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其试验效果是根据构造估算为零的。

总结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前所未有的融资渠道的扩大为世界各地的家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金融产品和技术。尽管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自治权,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验不足的消费者特别容易受到金融中介机构的剥削,这也引起了公共政策的关注。

我们进行了一项试验以了解在没有任何监管干预的情况下,当一项新的金融技术被推广到没有经验的客户群体时,有多少学习是自然发生的。我们向孟加拉国大部分没有银行账户的制造业工人介绍了工资账户——一种简单的金融技术。它产生了积极参与正式账户的强大激励,并研究了个人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学会使用账户的速度,以及如何避免普遍存在的消费者保护风险。

我们发现了边做边学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接受工资账户的员工与账户会进行更频繁的交互,对技术会产生更大的信任,会学习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使用账户、避免常见的消费者财务风险和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使用账户。通过这种学习渠道,将工资收入到工资账户中对员工有利,并对现实产生影响,包括增加大量的储蓄,以及提高减轻意外冲击的能力。

参与金融技术的好处并未在人群中均衡分配。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对试验效果异质性的分析将我们的样本整齐地划分为“储蓄者”和“学习者”。一方面,识字率、金融经验和先前对家庭财务的事先控制能力相对较低的个人主要通过积累储蓄来接触技术而从中受益,但不一定学会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使用金融技术。另一方面,具有较高文化水平、金融经验和对家庭财务的事先控制能力强的个人,通过学习有效地使用技术和规避常见的消费者保护风险而受益。我们还研究了大规模引入金融技术的影响,发现了消费者学习的市场外部性的潜在证据:在工资账户采用率较高的领域,经验不足的客户不太可能面临额外费用。然而,这一结果应谨慎解释,因为外部供应方因素如移动代理之间的本地竞争程度,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

我们的结果引发了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政策的广泛辩论。虽然试验表明大量的学习是自然发生的,通过反复试验,我们注意到,这些学习益处只存在于一部分人群中。结果表明,从谁可以从“边做边学”中受益的个人特征来看,培训和教育等干预措施对文化水平低、金融经验少、对家庭财务的事先控制水平较低的个人而言,其边际效应最大。所有这些特征都与通过中介访问账户高度相关,这就排除了边做边学的做法。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支持通过自动付款到账户来促进消费者学习的政策。将工资支付引入到账户中会极大地刺激与账户进行互动,并以仅通过开户无法实现的方式了解技术的功能。将自动付款存入账户已成为许多政府转账付款的默认设置(例如,参见Muralidharan等人2016和Bachas等人2017)。对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而言,将工资支付转入正式账户显然是下一步,这对仍主要以现金支付工资的中低收入国家的金融获取和消费者学习将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

考虑到工资账户的好处和成本,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市场没有介入以扩大工资账户的可用性。虽然我们注意到自从我们进行干预以来,工资账户已迅速增加,但我们的试验结果仍指出了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碍:首先,由于对技术缺乏信任,雇主可能会担心员工的抵制。实际上,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基线时信任度很低,随着消费者定期与技术交互,信任度会提高。其次,扩大规模的一个重要障碍可能是文档不足。在我们的环境中,我们发现许多工人没有足够的文件,必须依靠雇主提供的身份证明和担保才能开户。第三,一些雇主可能希望避免工资账户带来的透明度增加,可能会要求监管机构慢慢推广工资账户的使用。

展开全文
打开碳链价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碳链价值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0 0
新金融金融科技消费金融工资账户金融技术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相关推荐

a16z:2022年金融科技会解决哪些大问题? 深度

a16z:2022年金融科技会解决哪些大问题?

老雅痞 2021-12-22 深度
金融科技a16z
金融科技在2022年可能会解决哪些大问题?
金融科技:驱动主因、产业全景及出海战略 深度

金融科技:驱动主因、产业全景及出海战略

腾讯金融研究院 2021-11-17 深度
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科技创新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的核心要义,在于科技进步赋能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
大数据在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中占近70%,如何用好大数据? 深度

大数据在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中占近70%,如何用好大数据?

银行科技研究社 2021-10-27 深度
金融科技大数据数字化
对于银行来说,要用好大数据技术,在有限的方法论框架下,更需要探索的,是如何结合自身已有的优势业务、自身的技术基础等,最大化提高数据应用效率。

碳链快讯更多 ›

2022-05-23

Tether:我们与Terra完全不同,且拥有足够的储备维持USDT稳定

2022-05-23

FTX将收购券商交易初创公司,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

2022-05-23

NBA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发布个人NFT系列

2022-05-23

CoinDesk将在Polygon上发行新的DESK代币

2022-05-23

链游The Unfettered完成250万美元融资,Animoca Brands参投

2022-05-23

美联储调查:去年有12%的美国成年人使用加密货币

2022-05-23

电商巨头eBay首次发行NFT

2022-05-23

瑞银CEO:将于明天在新加坡推出数字财富产品Circle One

2022-05-23

市场消息:游戏驿站推出加密货币和NFT钱包

2022-05-23

三井住友信托将与Bitbank成立合资企业,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2022-05-23

GameFi平台GEMS获得GEM Group 5000万美元投资承诺

2022-05-23

美国首例加密货币刑事制裁案:向制裁国家发送1000万美元比特币

2022-05-23

法国巴黎银行加入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网络Onyx进行固定收益交易

2022-05-23

厦门“元宇宙产业人才基地”揭牌

2022-05-23

恒生指数宣布推出恒生中国元宇宙指数

2022-05-23

CV VC将推出非洲区块链投资基金,拟筹资1000万-5000万美元

2022-05-23

奢侈品牌巴黎世家将在美国提供加密货币支付方式

2022-05-23

吉宏股份参与设立元宇宙股权投资基金,深交所要求其说明是否蹭元宇宙热点概念

2022-05-23

华谊兄弟与华胜天成达成战略合作,发力元宇宙内容赛道

2022-05-23

广州天河成立元宇宙联合投资基金,总规模逾200亿元

2022-05-23

知情人士:BSN计划8月份在海外推出开源国际版本“BSN Spartan Network”

2022-05-23

元宇宙App BUD完成3680万美元B轮融资,红杉资本印度领投

2022-05-23

MetaMask正在招聘产品营销经理

2022-05-23

中办、国办: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

2022-05-23

a16z最新报告:Web3用户数到2031年将达10亿,区块链就像过去十年的移动电话

2022-05-22

马斯克:法币与加密货币的竞争中,我支持加密货币

2022-05-22

Ava Labs CEO:Avalanche在UST崩盘中损失了6000万美元

2022-05-22

3位密码学科学家获得理论计算机最高荣誉“2022年哥德尔奖”

2022-05-22

华尔街日报:加密资产投资或存在内幕交易问题

2022-05-21

V神:针对DeFi的批评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2022-05-21

国内首家主打IP原创数藏平台「Gistoria集幻」即将上线

2022-05-21

华策影视:公司数字藏品已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2-05-21

阿里大文娱旗下数字藏品平台“鱿物”上线

2022-05-21

V神:我已不再是亿万富翁了

2022-05-21

5月份ENS收入超过8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2022-05-21

亚马逊副总裁:更关注开发影响现实世界的技术,而不是所谓的元宇宙

2022-05-21

欧洲央行行长:加密货币“一文不值”,应该受到监管

2022-05-21

Pantera Capital合伙人发文介绍创业者的熊市生存之道

2022-05-21

银泰百货推出多款数字藏品

2022-05-21

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买入7500万美元COIN股票

2022-05-21

OpenSea推出Web3市场协议Seaport Protocol

2022-05-20

DeFi 流动性管理协议 iZUMi Finance 完成 3000 万美元融资

2022-05-20

G7:加密资产应与传统金融资产遵循相同标准

2022-05-20

OpenSea交易额突破300亿美元

2022-05-20

数字支付公司Xendit完成3亿美元D轮融资,Coatue等领投

2022-05-20

比尔·盖茨:没有投资任何加密资产

2022-05-20

贵州茅台数字藏品活动已暂停

2022-05-20

前美国驻华大使:全球合作对于促进Web3.0的发展非常重要

2022-05-20

Gopax运营商Streami完成约2368万美元B轮融资

2022-05-20

塞浦路斯已起草加密资产监管法案

推荐文章

  • Web3是什么?为何应该关注?

    2021-12-10

  •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终局之战

    2021-12-07

  • 万字长文展望2022:元宇宙将催生哪些行业新机会?

    2021-12-04

  • 纽约杂志:从普通人到加密人,如何审慎地掉进「兔子洞」

    2021-12-03

  • 红杉资本:为什么我们要以NFT形式拍卖2005年YouTube的投资备忘录

    2021-12-03

价值号更多 ›

吉时通信
吉时通信
文章: 118
  • 元宇宙的运行之「DAO」:在元宇宙中如何获得回报?
  • 以太坊Layer2:元宇宙创新之基石、区块链应用之钥匙
  • 从比特币期货ETF获批,看全球区块链产业变迁
链集市ChainMarket
链集市ChainMarket
文章: 140
  • 区块链技术将如何改变艺术世界?
  • 区块链技术将如何改变艺术领域?
  • 区块链产业周刊|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组织召开区块链产业发展座谈会;网易云音乐举办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维基百科铸造 NFT
加密谷Live
加密谷Live
文章: 585
  • 公链Fantom:从数据视角解读Fantom为何会暴涨?
  • Layer 2时代:照亮Play to Earn游戏的前路
  • 解析 DeFi 领域的助力器:去中心化身份 DID
换一批

热门标签

新基建 比特币 以太坊 矿业 DeFi 共识对话 区块链+ 研报 美联储 央行数字货币 无限QE 加密衍生品 AI 云计算 大数据 5G 政策 交易所 稳定币 电子支付 Libra 算力产业 联盟链 公链 区块链 加密货币 Nervos Cosmos EOS STO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App内打开

邮件订阅

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爱好者以及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Moshou

碳链价值是集资讯、行情、数据于一身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精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区块链创新者和数字货币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0 碳链价值 京ICP备18046423号
下载碳链App

下载碳链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打赏文章作者

支付宝打赏二维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打赏

# 热门搜索 #

CBDC 比特币 DeFi 以太坊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