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数字货币可能只是从替代M0起步,但决不应仅仅只局限于此,而应该尽可能替代所有货币,实现货币运行体系的深刻变革。如果仅仅局限于替代M0,其市场竞争力或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就可能存在很大问题了。
别再用挖矿造币的概念自欺欺人了,挖矿造币可能是个“坑”!
对货币发展演变的逻辑与规律,特别是对什么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从何而来、到底建立在谁(什么样)的信用基础之上等关键问题还需逐一厘清。
跨境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往来的发展,必然涉及到货币的跨境收付和清算问题,以及以什么货币作为计价和清算货币的选择问题。
现在人们在讨论FB的加密货币时,就好像其愿景已经实现或肯定能实现,其应用范围将超过绝大部分国家的货币,而不是仔细分析其实现的条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竞争等现实问题。
最近几日,有关Facebook(简称FB)将于2020年一季度推出其自己的加密货币的信息较多,很多人对此充满期待。
对于摩根大通数字货币“JPM Coin“,实际上许多言论存在很大的误解和夸张,摩根大通银行计划推出的数货币依然只是一种网络专用代币,不可能取代或颠覆既有的法定货币体系。
王永利,经济学博士。在个人职业生涯的最高峰曾担任中国银行执行董事,一度成为中国银行行长最热门人选,无奈失之交臂。
“区块链属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将颠覆复式记账法”的说法近年来多有耳闻,但出现在比较权威机构的《区块链白皮书》上并专门加以论述还是第一次看到,非常令人震惊。
9月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联合发布了《区块链白皮书》(2018),其中写到:“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有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进一步写到:“区块链打破了原有的复式记账,变成‘全网共享’的分布式账本,参与记账的各方之间通过同步协调机制,保证数据的防篡改和一致性,规避了复杂的多方对账过程。”
2018年6月15日,中国金融科技与区块链大会在深圳圆满落幕,会上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作了主题演讲,并发表了其对于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以及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看法。